关于经心的诗词(2863首)

881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 唐·慧宣

木落树萧槮,水清流寂。
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
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
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

882 《杂言(一作义净诗)》 唐·慧净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
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
仿佛影坚路,摧残广胁楹。
七宝仙台亡旧迹,

883 《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杂言诗(一作慧净诗)》 唐·义净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
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
仿佛影坚路,摧残广胁gJ.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

884 《安公》 唐·灵一

弥天称圣哲,象法初繄赖。
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
秦王轻与举,习生重酬对。
学文古篆中,义显心经内。
法服应华夏,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云间,更陪龙华会。

885 《夕次襄邑》 唐·清江

何处戒吾道,经年远路中。
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
古戍鸣寒角,疏林振夕风。
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

886 《送坚上人归杭州天竺寺》 唐·清江

十年劳负笈,经论化中朝。
流水知乡近,和风惜别遥。
云山零夜雨,花岸上春潮。
归卧南天竺,禅心更寂寥。

887 《寄题庐山二林寺》 唐·无可

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
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
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
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

888 《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 唐·皎然

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
愿得苦寒枝,与君比颜色。
故乡眇天末,羁旅沧江隅。
委质在忠信,苦心无变渝。

889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韵》 唐·皎然

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
方舟颇周览,逸书亦备阅。
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
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尝辍。

890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唐·皎然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
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891 《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赏陆生文卷》 唐·皎然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
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892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唐·皎然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893 《答李侍御问》 唐·皎然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
爱贫唯制莲花足,取性闲书树叶篇。
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894 《和李舍人使君纾题云明府道室》 唐·皎然

许令如今道姓云,曾经西岳事桐君。
流霞手把应怜寿,黄鹤心期拟作群。
金箓时教弟子检,砂床不遣世人闻。
桂阳亦是神仙守,分别无嗟两地分。

895 《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 唐·皎然

山侣相逢少,清晨会水亭。
雪晴松叶翠,烟暖药苗青。
静对沧洲鹤,闲看古寺经。
应怜叩关子,了义共心冥。

怀古

896 《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唐·皎然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897 《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唐·皎然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898 《送张彝归长沙》 唐·皎然

早闻凌云彩,谓在鸳鹭俦。
华发始相遇,沧江仍旅游。
策名忘苟进,澹虑轻所求。
常服远游诫,缅怀经世谋。

899 《兵后送薛居士移家安吉》 唐·皎然

旧游经丧乱,道在复何人。
寒草心易折,闲云性常真。
交情别后见,诗句比来新。
向我桃州住,惜君东岭春。

900 《送柳察谏议叔》 唐·皎然

东城南陌强经过,怨别无心亦放歌。
明日院公应问我,闲云长在石门多。

* 关于经心的诗词 描写经心的诗词 带有经心的诗词 包含经心的古诗词(28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