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家的诗词(3418首)

861 《送晁恭道侍郎守临川》 宋·曾几

才猷表表自名卿,何况传家烜赫声。
道院老人真乃祖,雪堂高弟是诸兄。
一牛鸣地正接迹,五马行时尤见情。
拟岘登临试回首,小轩应记碧山横。

862 《家酿红酒美甚戏作》 宋·曾几

曲生奇丽乃如许,酒母秾华当若何。
向人自作醉时面,遣我宁不苍颜酡。
得非琥珀所成就,更有丹砂相荡磨。
可怜老杜不对汝,但爱引颈舟前鹅。

863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宋·文同

锦屏山下何夫子,铁带麻衣真古人。
苦学诗来偷鬓老,乐为儒后却家贫。
酒中酌月江村夜,琴上弹风鹤寺春。
君已归寻旧闲味,肯骑肥马入红尘。

864 《印老索印庵诗》 宋·陈与义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
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

865 《吉水周中显秀才相识二十余年来求永新谭焕主》 宋·周必大

忆昨淳熙跻寿域,东朝长乐庆七十。
谭家有子列冠裳,翁媪同时膺命秩。
两宫今奉慈福宫,万有千岁三宫同。
十年一讲庆寿礼,老人版授方重重。
焕也曾试南宫里,一第终当慁子耳。
从今更辟荣寿堂,他日郊封诏填委。

866 《九月四日过增口道中》 宋·洪咨夔

秋光拍塞小村墟,高下人家意自如。
屋底四蚕抽蛹细,墙头三桂着花疏。
握儿早秫酒无限,杓子晚菘虀有余。
大似元丰年界好,天应容我老樵渔。

867 《呈万菴十章·参同》 宋·白玉蟾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
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
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
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868 《汾阳夫人挽词二首》 宋·蔡襄

福偶天家出,贤名戚里推。
朱颜不待老,万事却成悲。
宿露沾新陇,秋风过旧帷。
谁歌均一德,传继召南诗。

869 《秋日》 宋·邵雍

满目平原百里赊,寂寥深处见人家。
三间草屋无樵爨,一□□□有野花。
远出小童寻路径,归来老叟带烟霞。
数声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门月满斜。

870 《十四日留题福昌县宇之车轩》 宋·邵雍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
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
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
溪浅溪深清潋滟,峰高峰下碧查牙。

871 《饮校理盛居中家次韵二首一》 宋·晁补之

骑鸾玉府尽仙真,短羽愁攀天汉滨。
诗懒便应推老手,饮豪独未后诸宾。
宫壶银箭刚知夜,笼烛金华已报春。
倒载微吟笑儿稚,时清宁是习池人。

872 《慎思闻家弟无斁捷解见贻用前韵》 宋·晁补之

吾弟平生辛苦同,匹雏志举百钧钟。
自惭操瑟尚不斥,劝使力田终有逢。
青眼故人欣捷报,白头老母喜占从。
书林傥预西城集,爵子酣酣香正浓。

873 《赠麻田山人吴子野》 宋·晁补之

汶阳我昔见苏李,人言吴子归未几。
长啸春风大泽西,却望麻田山万里。
不逢郑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穷巷丝生发,马尾吹风化衣袷。

874 《雨中采石菖蒲》 宋·毛滂

小雨蒙茸湿槿花,卧云鸡犬是谁家。
老人为指青崖路,童子能寻碧玉芽。

875 《送张恕朝奉南京签判二首》 宋·苏辙

朱绂还家罢倚门,留都无事最宜亲。
下车趋走惊邻舍,决狱平反慰老人。
相见只今多邂逅,旧游他日半埃尘。
何年重起扁舟兴,会作东湖十日宾。

876 《初葺遗老斋二首》 宋·苏辙

为留十步南墙竹,莫怪门前鸟雀多。
陋巷何妨似颜子,势家应未夺萧何。
诗书懒惰何曾读,气息调匀不用呵。
多病从来少宾客,杜门今复几人过。

877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宋·苏辙

好礼忘耆老,持家历盛衰。
谨严终致一,贫富各从宜。
晚岁仍闻道,临终竟不疑。
外人传一二,犹得载铭诗。

878 《同迟赋千叶牡丹》 宋·苏辙

未换中庭三尺土,漫种数丛千叶花。
造物不违遗老意,一枝颇似洛人家。
名园不放寻芳客,陋巷希闻载酒车。
未忍画瓶修佛供,清樽酌尽试山茶。

879 《种松》 宋·苏辙

城郭人家岁寒木,桧柏森森映华屋。
青松介僻不入城,野性特嫌尘土辱。
中庭冉冉盈尺苗,条干虽短风霜足。
培根不用粪壤厚,插竹预防鸡犬触。
他年期汝三丈高,独立仙翁毛发绿。
老翁自分不及见,子孙见汝知遗直。

880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宋·苏辙

三君皆亲非复客,执手河梁我心恻。
倚门耿耿夜不眠,挽袖匆匆有难色。
君归使我劳魂梦,落叶鸣阶自相拥。
君家西归在新岁,此行未远心先恐。

* 关于老人家的诗词 描写老人家的诗词 带有老人家的诗词 包含老人家的古诗词(34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