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家的诗词(3418首)

881 《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二首》 宋·苏辙

国老相随尽,家风慨独存。
见夫成相业,听子得忠言。
气节惭多士,声华盛一门。
平生高义重,未易俗人论。

882 《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宋·杨亿

奏稿应盈箧,藏书复几车。
门人谁渍酒,天子想投瓜。
旅榇关山阔,铭旌道路赊。
趋庭有令子,清白自传家。

883 《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宋·葛立方

末上风光惊老眼,斩新香韵恼骚人。
霜晴日淡虚庭裹,玉骨幽贞不嫁春。

884 《次韵陈宜中携诗见防》 宋·黄公度

朝来乾鹊啅檐牙,昨夜灯开送喜花。
好事宁期贵公子,携诗肯访野人家。
客愁到此逢寒食,薄宦羁人屡岁华。
载酒他年问奇字,故园归去老桑麻。

885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邻之态壁间之什》 宋·李吕

乞糴民宵征,出糶官夙驾。
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
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
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

886 《金缕曲/贺新郎》 宋·刘辰翁

问何年种植。
独成蹊、秾花烂漫,锦开千步。
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
并吹却、道边谢墅。

887 《自惭》 宋·刘过

一榻留人去便垂,自惭非友亦非师。
初无伎俩惟贪酒,遇有工夫或赋诗。
晒日枣林红磊落,响风桐叶碧参差。
人家正故鲈鱼鱠,老子秋来却自悲。

888 《和送牡丹韵》 宋·刘过

娉娉嫋嫋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乞与老人浑不爱,白髯相对毵乌纱。

889 《慈元殿赐牡丹》 宋·汪元量

九重羯鼓声动地,万年枝上回春意。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睹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

890 《和孔纯老归自属邑三首》 宋·王之道

往来阴雨恰弥旬,滑滑那堪鸟语频。
行色可无三日霁,旅怀庆付万家春。
欣闻郊劳开瑶席,想见车旋人锦茵。
何幸诗筒时寄我,慰怀须信有诗人。

891 《题浮光丘家山寺》 宋·王之道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892 《和董令升舍人》 宋·王之道

雨余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
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
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893 《高阳台·古木迷鸦》 宋·张炎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夜沈沈。

894 《烛影摇红·舟舣鸥波》 宋·张炎

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
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
闲把花枝试拣。
笑盈盈,和香待翦。

895 《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宋·张元干

早岁嫠居久,儒家守志贫。
白头躬祭祀,老眼喜缝纫。
哭妇无遗恨,怜孙不忍嗔。
一朝违孝养,力疾叫苍旻。

896 《谢人寄砚》 宋·朱翌

老矣捐书卧看屋,尚记姓名供简牍。
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
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
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

897 《内人琴阮图》 元·杨维桢

花点吴盐春欲老,翡翠飞来剪芳草。
美人睡起春思深,弹丝拊木写同心。
荔枝五弦调急缓,阮家月琴轴初绾。
须臾钧天双合乐,南薰殿中风动幕。
梨园乐官乐不鸣,宫中之音和且平。

898 《旦舂词》 元·杨维桢

儿为王,母为囚,旦舂暮舂无时休。
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从儿游。
汉家谋臣张留侯,老人立致商山头。
君王轻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刘,髡钳之人何以留。

899 《寄家子震寺丞》 宋·韩维

商山不可极,跨压梁与秦。
地产富灵药,岩栖多异人。
子才老不用,一邑聊庇身。
方将敛馀间,炼丹驻形神。

900 《又和杨之美家琵琶妓》 宋·韩维

杨群好古天下无,自信独与常人殊。
勤身所营世或弃,反眼不顾我以趋。
彼其察物类有道,能取精妙遗其粗。
官卑俸薄不自给,买童教乐收图书。

* 关于老人家的诗词 描写老人家的诗词 带有老人家的诗词 包含老人家的古诗词(34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