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矣的诗词(374首)

1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高中文言文治国哲理

2 《论积贮疏》 两汉·贾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奏章议论

3 《卷耳》 先秦·佚名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诗经怀人

4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宋词三百首典故言志

5 《惜奴娇·吾归矣》 宋·巫山神女

吾归矣。
仙宫久离。
洞户无人管之。
专俟吾归。

6 《赋得自君之出矣(二首)》 明·马湘兰

自君之出矣,怕听侍儿歌。
歌入离人耳,青衫泪点多。

闺怨

7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8 《辩熊耳》 宋·邵雍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
熊耳自有两,未審孰为是。
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
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9 《过熊耳山》 宋·晁补之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
蜂蚁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
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余一龛。
我来扪石望荆杞,此山阅人亦多矣。

10 《招李汉臣饮与汉臣别九年相视癯然各已翁矣》 宋·吴则礼

平生三毛尔,鬓发眉与须。
标何忽霜雪,星星欲无余。
手中木上座,枯槁正类渠。
而吾方两忘,隐几者谁欤。

11 《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书迅笔题为醉矣行》 宋·方岳

吾醉矣,吾醉矣,醉语虽强难举似。
何年开辟有乾坤,日月左旋如磨螘。

12 《无羊》 先秦·佚名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诗经写羊

13 《小弁》 先秦·佚名

弁彼鸴斯,归飞提提。
民莫不穀,我独于罹。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诗经哀怨

14 《都人士》 先秦·佚名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

诗经悼古伤今

15 《抑》 先秦·佚名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诗经

16 《题画山水障》 唐·张九龄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17 《感遇诗三十八首》 唐·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18 《贻刘高士别》 唐·储光羲

夙驾出东城,城傍早霞散。
初日照龙阙,峨峨在天半。
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
俯视趋朝客,簪珮何璀璨。

19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20 《笑歌行》 唐·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写人借古讽今

* 关于耳矣的诗词 描写耳矣的诗词 带有耳矣的诗词 包含耳矣的古诗词(3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