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脉学的诗词(103首)

1 《夏初教女学绣有感》 明·沈宛君

忆昔十三馀,倚床初学绣。
不解春恼人,惟谱花含蔻。
十五弄琼箫,柳絮吹粘袖。
挈伴试秋千,芳草花阴逗。

2 《送曾学士赴行在》 宋·陆游

二月侍燕觞,红杏寒未拆;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
流年不贷人,俯仰遂成昔。
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
欲书加餐字,寄之西飞翮。

3 《滁州赵学士重修怀嵩楼》 宋·宋祁

丞相怀嵩罢,因之名郡楼。
使君嗟久废,华栋郁重修。
人世兴衰换,山川处所留。
落成今日宴,感旧向来愁。

4 《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宋·梅尧臣

缧囚往虑问,勤恤意不息。
猛虎在陷穽,挑尾尚求食。
常忧有诖误,非罪罹暴迫。
蔼蔼万乘都,憧憧四方客。

5 《落花学义山》 宋·晁说之

春来脉脉示轮囷,满地飞英委玉尘。
荀令香残端有意,石家锦碎更堪珍。
目成霄汉星前石,肠断骊驹掌上人。
我久飘零本憔悴,为君今日恨轮巾。

6 《送徐子学鲁赴梅教二首》 宋·王迈

底官得似教官清,吏不能尘以道鸣。
三鳣堂前推老宿,百花洲上见诸生。
斯文有脉烦珍护,何地无才要作成。
朝列诸公半知己,匪朝吹上玉皇京。

7 《*心香 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 元·马钰

布施非凡,出俗因缘。
舍娇儿、入道搜玄。
人人称善,个个称贤。
便远扬名,名扬远,出秦川。
父母深恩,要报听言。
我人除、擒捉心猿。
气通八脉,功满三田。
救九玄尊,七祖父,共成仙。

8 《以道学谕凤口有感诗写物记事备极词情不容继》 宋·张镃

人间盛衰理甚明,势去有如汤沃冰。
听言一事足叹惋,恐君亦复伤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玑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宠冠诸家当盛世。

9 《寓严陵学和邓学录相留之韵》 宋·陈淳

道为贤侯讲泮宫,渊源程子及周翁。
路开正脉同归极,川障狂澜浪驾空。
珍重前廊浑气合,督提后进要心通。
圣门相与从容入,矩步规行不用匆。

10 《劝学歌》 宋·陈普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奋七尺身。

11 《孟子·博学反约》 宋·陈普

事理纷纷未易穷。
其间脉终要通融。
能於博处知其约,渐次收功一贯中。

12 《学诗吟十首》 宋·方回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
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南睨三芭阁,千灯破暗黑。
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
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
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

13 《和胡俛学士游西池书事》 宋·苏颂

皇都有沧池,近在金商陌。
渊源控河汴,襟带引京索。
众派泻寒光,一鉴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阴霭地滋脉。

14 《次程直学对镜》 宋·杨公远

青铜频启看,瘦劣沈东阳。
鬓染秋霜色,身期晚节香。
閒情耽水石,幽梦绕池塘。
何似伊川脉,渊源道味长。

15 《暮春闲居示同志》 唐·权德舆

避喧非傲世,幽兴乐郊园。
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
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
稍与清境会,暂无尘事烦。

16 《暮春闲居示同志》 唐·权德舆

避喧非傲世,幽兴乐郊园。
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
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
稍与清境会,暂无尘事烦。

17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18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术因用感叹》 唐·吕温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19 《闻鲁望游颜家林园病中有寄》 唐·皮日休

一夜韶姿著水光,谢家春草满池塘。
细挑泉眼寻新脉,轻把花枝嗅宿香。
蝶欲试飞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
分明不得同君赏,尽日倾心羡索郎。

20 《帘》 唐·陆龟蒙

枕映疏容晚向欹,秋烟脉脉雨微微。
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

* 关于脉学的诗词 描写脉学的诗词 带有脉学的诗词 包含脉学的古诗词(1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