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脚踏的诗词(240首)

101 《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观盖尸坚吾游仙之地三首·》 宋·曾丰

净蜕凡身一羽轻,安排两脚踏长鲸。
忽逢一阵风吹送,直溯紫虚凌太清。

102 《踏莎行·葱草身才》 宋·申二官人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
闲时与蝶花间走。
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
水马驰来,藕丝缠就。
鹅毛般上三杯酒。
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103 《戏赠脚婆》 宋·范成大

日满东窗照被堆,宿窗犹自暖如煨。
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鞾霜待漏来。

104 《踏歌行》 明·高启

香尘和露踏成泥,花下风寒鬓脚低。
夜静高楼有人听,起头一句唱教齐。

105 《踏莎行·大道无名》 元·王哲

大道无名,害风有作。
踏莎行里成欢乐。
因缘脚脚修练成,莲花步步相随著。
透出清泉,上冲碧落。
成雯结盖须磅礴。
外馨接引好辉光,内明

106 《踏莎行 赠友人》 元·王哲

一点灵明,两条坦路。
怎生下手如何做。
好教稽首上天堂,莫令失脚游阴府。
日转金鸟,月生玉兔。
森罗万象同躔度。
劝君休要泥长生,时时

107 《踏莎行 别道友游白鹿观》 元·王哲

要吹灯,中有作。
离暂别休疑却。
游白鹿观头看,前便是成行脚。
要归来,霄为约。
丝不断真嬉谑。
诚语朴决重欢,间紧把猿儿缚。

108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 唐·李廓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抒情

10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初中古诗秋天写风励志忧国忧民

110 《露青竹杖歌》 唐·顾况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
约束蜀儿采马鞭,蜀儿采鞭不敢眠。
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夜上层崖颠。

111 《田侍郎归镇(一作上魏博田侍中八首)》 唐·王建

去处长将决胜筹,回回身在阵前头。
贼城破后先锋入,看著红妆不敢收。
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

112 《济源寒食》 唐·孟郊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送别抒怀孤寂

113 《寒溪》 唐·孟郊

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
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
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
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

114 《读经》 唐·孟郊

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
曾读大般若,细感肸蚃听。
当时把斋中,方寸抱万灵。

115 《读经》 唐·孟郊

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
曾读大般若,细感肸蚃听。
当时把斋中,方寸抱万灵。

抒情组诗

116 《马诗二十三首》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抒怀怀才不遇

117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唐·李贺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咏物赞美砚石

118 《长安少年行》 唐·李廓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薰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119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 唐·陆龟蒙

松篁交加午阴黑,别是江南烟霭国。
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
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

120 《春日山居寄友人》 唐·杜荀鹤

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 关于脚踏的诗词 描写脚踏的诗词 带有脚踏的诗词 包含脚踏的古诗词(2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