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人的诗词(369首)

41 《城山拜林艾轩》 宋·方公权

履斋早岁及朱门,末后通家得艾轩。
德义远从王父父,典刑愧忝外孙孙。
世无前辈吾安仰,师有传人道始尊。
欲问先生游历处,庭前老树或能言。

42 《璜源宗人珏寿庆楼》 宋·吴浩

吾宗培世德,盛事褒一门。
仰颜有寿母,挽目见子孙。
平生青云器,威凤宜孤鶱。
脱然舍荣爵,回车息深村。

43 《五日青楼人》 明·吴子玉

朝来无意理流黄,斜抱云和独倚床。
自念青楼逢令节,谁将白苎寄河梁。
颊边玉箸沾兰水,指下金刀染艾香。
展转不成缠臂彩,空令愁绪绕丝长。

44 《夫人阁四首》 宋·苏轼

五彩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
旋开宝典寻风物,要及灵辰共祓禳。

45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艾如张》 唐·李贺

锦襜褕,绣裆襦。
强饮啄,哺尔雏。
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
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
艾叶绿花谁剪刻,中藏祸机不可测。

46 《久病灼艾後独卧有感》 宋·陆游

白帝城高暮柝传,幽窗搔首亦萧然。
江边云湿初横雁,墙下桐疏不庇蝉。
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鸢坠叹蛮烟。
诸贤好试平戎策,歛退无人竞著鞭。

47 《见艾有感》 宋·文天祥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
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
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48 《谨和大人喜晴》 宋·洪咨夔

雨脚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坏丰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奄观銍艾霜风晚,重厌牛车倍费鞭。

49 《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双林》 宋·洪咨夔

大径山高寺山巅,小径山深寺山趾。
辛夷花开数点雨,艾纳香空半泓水。
新新故故自楼阁,下下高高各窗几。
二三各公诗一束,八十老衲画几纸。

50 《答人乞碧芦》 宋·邵雍

草有可嘉者,莫将萧艾俦。
扶疏全类竹,苍翠特宜秋。
风雨声初入,江湖思莫收。
无功济天下,藉此一淹留。

51 《赠禧上人》 宋·毛滂

此寺昔荒寒,蠹黑相撑支。
世尊窘风雨,钟磬出茅茨。
吾祖过而慨,开橐为营之。
一理黄金宫,突兀清江湄。

52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宋·王之道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
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
君子有所养,因君观解颐。

53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宋·王之道

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
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54 《艾师行,赠黄中子》 元·杨维桢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55 《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 宋·王珪

绿艾初垂户,青菰已剑觞。
人归宫殿午,偏觉昼阴长。

56 《和友人》 宋·王之望

弟兄南渡各驰驱,向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57 《恭人董氏挽词》 宋·楼钥

敬馌尊夫子,升堂乳阿姑。
乡评推至行,家庆展新图。
半世悲鸾舞,高年乐凤雏。
蜜章应未艾,卿月映阶符。

58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宋·叶适

艾褐家紬阔阔裁,抱孙携子看灯来。
余甘暂弃从教觅,莫斗机心漫自猜。

59 《灼艾》 宋·方岳

人生不满百,忧患况中年。
藜苋工为崇,参苓那得钱。
不虞波及晋,聊复火攻燕。
一笑遭秦厄,残书累腹便。

60 《题徐参议所藏唐人浴儿图》 宋·王炎

右相尝惭呼画师,技痒仍复拈毛锥。
逼真谁作此赝本,亦有妙意生妍姿。
中庭燕坐必主妇,绿云高髻香罗衣。
嫣然嫔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凤雏。

* 关于艾人的诗词 描写艾人的诗词 带有艾人的诗词 包含艾人的古诗词(3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