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山的诗词(45首)

1 《望荆山》 南北朝·江淹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秋天写景旅途

2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宋·苏轼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昔自南河赴杭州过此,盖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启庙。

3 《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 宋·苏轼

侧手区区岂易遮,奔流一瞬卷千家。
共疑智伯初围赵,犹有张汤欲漕斜。
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
使君下策真堪笑,隐隐惊雷响踏车。

4 荆山》 唐·李商隐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
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5 《咏史诗·荆山》 唐·胡曾

抱玉岩前桂叶稠,碧谿寒水至今流。
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

音乐

6 《寄寇荆山》 宋·陈师道

旷士三年别,荆山一顾中。
百千人欲死,四六老能工。
脱帽头应白,求田意欲东。
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

7 荆山独往》 唐·姚系

宿昔山水上,抱琴聊踯躅。
山远去难穷,琴悲多断续。
岩重丹阳树,泉咽闻阴谷。
时下白云中,淹留秋水曲。
秋水石栏深,潺湲如喷玉。
杂芳被阴岸,坠露方消绿。
恣此平生怀,独游还自足。

写景写雨怀人

8 《闻陈荆山方伯病免》 明·赵南星

解组亦常言,斯人何其果。
才见北来鸿,俄闻南下舸。
故人俱还山,酒钱谁寄我。
嗟彼四海人,何限不举火。

9 《哭复荆山》 宋·释文珦

分讲南山日,人推学问精。
弥纶八教网,坚实五言城。
愿力生前重,声华灭后清。
家山孤塔在,过者敬如生。

10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唐·许彬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
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
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
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11 荆山客邸题壁》 宋·范万顷

囊金遗失正茫然,逆旅仁心尽付还。
从此弋阳添故事,不教阴德擅燕山。

12 荆山乡思》 明·龙瑄

驿厅长昼思依依,坐看晴檐柳絮飞。
斜日鸟呼春不住,东风雁比客先归。
山程迢递淹征辔,野水微茫梦钓矶。
却忆旧居江口市,雨香蘋藻鲚鱼肥。

13 《寒食日过荆山》 宋·梅尧臣

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
鸣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
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
春鮆横刀脍,何心更食鲜。

14 荆山》 宋·梅尧臣

和楚人,兹楚地。
泣玉山,无所记。
但见楚人夸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
傥有鬼,定无足。

15 《游荆山寺》 宋·吴芾

道左逢幽寺,巍然气象新。
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
疏牖时穿竹,虚堂不染尘。
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

16 《送王商公游永嘉兼呈东甽曹侍郎荆山刘学士》 宋·释文珦

觅句东嘉去,春风草又薰。
一千余里路,四十九盘云。
幸有江山助,休为旅泊分。
曹刘诸老在,为我致殷勤。

17 《刘荆山过惟扬再谒贾秋壑》 宋·薛嵎

扉屨践淮雪,故人师帅欢。
灯前话畴昔,时事又艰难。
陪宴平山晓,寻梅古署寒,却归访泉石,珍重慰团栾。

18 荆山》 唐·李咸用

良工指君疑,真玉却非玉。
寄言怀宝人,不须伤手足。

19 《题刘荆山母墓》 宋·赵汝回

绿草监参白露晣,老樵能记虎眠时。
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
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
珪郎向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

20 《稠桑见荆山》 宋·文同

万岭郁丛丛,盘云气势雄。
纵横谁画笔,屈折自屏风。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

* 关于荆山的诗词 描写荆山的诗词 带有荆山的诗词 包含荆山的古诗词(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