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然感的诗词(177首)

21 《送虚白上人序》 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送别序文

22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清·吴伟业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23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 宋·王安石

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萧萧暗尘走,坎坎寒更发。
楼歌客尚饮,酪酊不畏雪。
巷哭复有人,邻风送幽咽。

24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宋·司马光

白鹄出江渚,刷羽何鲜新。
志凌青霞端,欲饮天汉津。
清飚未我与,陂泽聊逡巡。
偶为虞罗获,远趣无由伸。

25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

26 《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 明·刘基

巫闾析木天空阔,桐柏终南水乱流。
邑里萧条无吠狗,田畴芜秽少耕牛。
萋萋蔓草随人远,淡淡残阳向客留。
迟莫飘零偏感旧,几回垂泪睇神州。
¤

27 《听萧君姬人弹琴》 唐·卢仝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28 《括贺新凉》 宋·林正大

生长湖山曲。
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无俗。

宋词三百首豪放爱国壮志

29 《游台感兴古风》 宋·李师圣

梵书五顶清凉府,冬冰夏雪风炎暑。
我来七月秋正寒,何况萧萧岩谷雨。
偶尔云开煦气生,溶溶满目烟光聚。
真容古基鹫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30 《读书至夜半灯尽欲睡慨然有感》 宋·陆游

白发萧萧老空谷,人叹厄穷心自足。
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
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
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
饥鹰劲翮高有声,横截陂湖正南去。

31 《冬夜对书卷有感》 宋·陆游

人生如梦终当觉,世事非天孰可凭?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
所闻要足敌忧患,吾道岂其无废兴?白发萧萧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灯。

32 《夜读了翁遗文有感》 宋·陆游

秋雨萧萧夜不眠,挑灯开卷意凄然。
吾曹自欲期千载,世论何曾待百年。
当日公卿笑迂阔,即今河洛污腥膻。
阴阳消长从来事,玩易深知屡绝编。

33 《送安少愚下第东归》 宋·程公许

去年游凌云,传观一篇书。
问客谁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宾城人,万里走东吴。
悯俗日抢攘,正途欲芒芜。

34 《淮阳感怀》 唐·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35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宋·张耒

西风中夜来,飞雨随以至。
揽衣不能眠,起坐为涕泗。
炎蒸虽云酷,香草犹可佩。
清商来无情,凋我兰与蕙。

36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宋·苏辙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37 《感旧四首》 清·黄景仁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婉约闺怨孤独

38 《次韵李公择梅花》 宋·苏轼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

39 《学士柏》 明·李东阳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岩柯先生所种也。
东阳承诏受业,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弃诸生久矣

间出题课诸吉士,弋阳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树底’之

40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唐·刘长卿

事去人亡迹自留,黄花绿蒂不胜愁。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 关于萧然感的诗词 描写萧然感的诗词 带有萧然感的诗词 包含萧然感的古诗词(1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