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藜径的诗词(119首)

41 《林处士幽居》 宋·郑昂

山篱短短径斜斜,屋子三间竹半遮。
岁馑无僧供菜把,天寒有鹤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谢家。
共约春晴草芽动,杖藜携酒踏晴沙。

42 《山寺作》 明·陈公纶

近郭丛林邃,山环径转微。
溪光分石发,厓色乱苔衣。
树密云能度,风闲鸟便飞。
短藜看未足,时傍夕阳归。

43 《秋晚过西庵》 明·陈继

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
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
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44 《春日闲居述怀》 明·杜琼

红尘道上马纷纷,延绿亭中杳不闻。
日转长林移树影,雨余芳径长苔纹。
闲吟自策青藜杖,高卧谁书白练裙。
寡过末能身易老,此生惟恐负斯文。

45 《和友人过西郊韵》 明·李尧

秋原晚萧旷,杖藜荒径微。
川迥众沤集,天清孤筜归。
寒烟蔓草密,积雨豆苗希临流拟结构,息鞅振尘衣。

46 《东堂新成二首》 明·严嵩

种树成阴辟沼渔,数椽聊此卜幽居。
诸峰稍识岚霏外,三径新锄灌莽余。
穷巷颇回高士辙,藜床时读古人书。
欲因萝薜辞簪弁,惭愧天恩在玉除。

47 《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 明·虞淳熙

白月青莲社,文星远聚奎。
长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峦色三台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须会女,张鹿不躔氐。

48 《田园乐(四首)》 明·张楷

绿杨树头山近,碧草门前径斜。
闭户不干俗虑,杖藜时到邻家。

49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宋·苏轼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50 《赠莘老七绝》 宋·苏轼

嗟余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渌浸裾,碧澜堂下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51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宋·苏轼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52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 宋·王安石

君作新诗故起予,一吟聊复报双鱼。
杖藜高径谁来往,散帙空堂自卷舒。
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朝虚。
春风处处堪携手,何事临池苦学书。

53 《呈陈和叔二首》 宋·王安石

数椽生草覆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从此为君来。

54 《赠郭道人》 宋·戴复古

灭性能安乐,深居绝是非。
英雄行险道,富贵隐危机。
纸被如绵软,藜羹胜肉肥。
苍苔满山径,最喜客来稀。

55 《送郭季勇同年归衡山》 宋·范成大

天坏郭有道,文献今在兹。
啄喙家鸡群,见子野鹤姿。
尘笼万里心,择食中夜饥。
拙宦避捷径,瘴风吹鬓丝。

56 《和前人韵》 宋·辛弃疾

茶瓜不作片时留,又向悠然作胜游。
花径似经新扫酒,竹林唤起旧风流。
天教有象皆楷写,世已无书可校讐。
长日苦遭蝉噪聒,杖藜拟访涧泉秋。

57 《幽居初夏》 宋·陆游

诘曲穿桑径,讴哑响竹门。
疏泉灌藜苋,倚杖牧鸡豚。
江步横新舸,茅檐弄幼孙。
太平端有象,谁与画吾村?

58 《初秋即事》 宋·陆游

老来阅恲苦匆匆,又见流年入鬓蓬。
山径湿萤黏露草,井床病叶霣秋风。
邻翁每共藜羹味,稚子能终汗简功。
造物於人元不薄,未须抵掌叹囊空。

59 《晚行舍後》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
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
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60 《初冬扫东山之麓置数石于乔松巨竹间以眺西山》 宋·陆游

护霜天气半晴阴,小岭苍寒藓径深。
翠霭欲成孤凤舞,青松先作老龙吟。
渔歌浦口生高兴,骑吹边头负壮心。
儿报东村蚤梅发,杖藜与汝共幽寻。

* 关于藜径的诗词 描写藜径的诗词 带有藜径的诗词 包含藜径的古诗词(1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