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藜径的诗词(119首)

61 《东窗小酌》 宋·陆游

市尘远不到林塘,嫩暑轩窗昼漏长。
蚕妾趁时争盐茧,农夫得雨正移秧。
徒行有客惊顽健,烂醉无人笑老狂。
却掩庵门径投枕,鼾声雷起撼藜床。

62 《与侯子云溪上晚步》 宋·杨万里

人入溪园自掩门,溪流新落两三痕。
杖藜紫菊霜风径,送眼丹枫夕照村。
行住忽然忘近远,阴晴未肯定寒暄。
多时不出今聊出,牧子樵儿一笑喧。

63 《和王龙图七夕直宿》 宋·宋祁

二星秋早驾云车,此夕闻君寓直庐。
月在宫中穿线处,香传楼下曝衣馀。
桥乌径度明河近,巢凤归翻暝阁虚。
寂寞潜郎谁晤语,只应藜烛伴雠书。

64 《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 宋·张耒

东君已成归,风雨为之殿。
夜来柯山溜,深射交百箭。
可怜东园花,收拾无一片。
开门不能出,径滑那得践。
还归酌卯酒,佐酌有藜苋。
重思理貂裘,未用愁纨扇。

65 《冒雨归饮酒》 宋·张耒

密雨集春庭,花含晓气清。
喜倾烧酒酽,更御暑衣轻。
老惜春无日,穷欣岁有成。
杖藜园径晓,坐见小池平。

66 《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 宋·黄庭坚

建酉金为政,摇落草木衰。
除瓜陇亩净,邵平无米炊。
满家色藜藿,诗书不賙饥。
平生晁公子,正用此时来。

67 《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宋·司马光

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绵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

68 《题画卷後六言二首之二鸣琴召鹤图》 宋·贺铸

结茅百尺荒台,杖藜一径莓苔。
谢绝鸡群老鹤,不应端为琴来。

69 《陈先辈故居》 唐·皮日休

杉桂交阴一里余,逢人浑似洞天居。
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
藜杖闲来侵径竹,角巾端坐满楼书。
襄阳无限烟霞地,难觅幽奇似此殊。

70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宋·刘克庄

径畈山栖谢宦情,竹溪巷处闭柴荆。
然藜曾伴刘中垒,起蕝谁招鲁两生。

71 《谢任遵圣光禄惠诗》 宋·文同

常念文选诗,最爱颜光禄。
君今作此官,诗亦颜之躅。
寻常得君诗,如隼饥见肉。
凡当忧愤际,不可不取读。

72 《武夷歌》 宋·白玉蟾

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齐。
不知何年中秋兮玉帝赐宴会曾孙,幔亭结云霞兮彩桥跨虹霓。
欲访仙迹兮搜剔地灵,遡洄乘舟兮陟险杖藜。
身轻欲生羽翰兮们烟萝而蹑天梯,下视人境杳邈兮但见乱峰参错相高低。

73 《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宋·白玉蟾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记幽奇。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74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宋·邵雍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
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75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宋·晁补之

坐狂得世捐,作官故不了。
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
居然颜玉雪,及是鬓蓬葆。
碧山已焚鱼,白水初种稻。

76 《游锺山》 宋·苏辙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锺山万松碧。
杖藜试上宝公龛,众壑秋声起相袭。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77 《游钟山》 宋·苏辙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钟山万松碧。
杖藜试上宝公龛,众壑秋声起相袭。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78 《合酱作》 宋·曾巩

孺人舍我亡,稚子未堪役。
家居拙经营,生理见侵迫。
海盐从私求,厨面自官得。
拣豆连数晨,汲泉候将夕。

79 《山行二首》 宋·韩元吉

晴日烘林百草香,杖藜徐步兴何长。
残花的皪明幽径,老笋参羞出断墙。

80 《间步》 宋·刘过

山径无人鸟篆沙,杖藜间看摘新茶。
锦级委地笋翻箨,黄玉满林松带花。

* 关于藜径的诗词 描写藜径的诗词 带有藜径的诗词 包含藜径的古诗词(1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