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蛰声的诗词(147首)

121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宋·仇远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
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

122 《草虫图》 宋·仇远

昨夜南山雷雨霁,蛰室初开百虫起。
草夭菜秀蒲柳长,生意森然随气使。
阴阳变态足纤巧,分得余妍归画史。
野蜂采蜜花房里,官蛙瞠目莎池底。

123 《题沈子和德冲画龙》 宋·仇远

红霞飞尽玄云同,深山大泽生春风。
震雷一声蛰户启,老龙夭矫生苍穹。
忆曾舣舟垂虹外,舟子传呼黑龙挂。
须臾急雨暗吴淞,昔见真龙今见画。
江南久旱草木空,湖水陡落如秋冬。
苍生望霓心颙颙,阿香唤起隆中龙。

124 《江城怀隐》 宋·董嗣杲

病身尚蛰灌婴城,归梦长悬醒复成。
衰鬓褵褷搀鹤瘦,安书隔阔见鸿惊。
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地撼野声。
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

125 《午阴坐清足轩》 宋·董嗣杲

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
客衣难禁如此候,离家失侣徒呼号。
肌骨癯然病易入,况复加以思虑劳。
行来行往失神隽,蛰此何殊悬壁猱。

126 《送商府判》 宋·华岳

比年十月君初来,梅花破雪迎君开。
自从佐剑寿民脉,凋山瘵水皆春台。
去年七月君开府,燕燕莺莺为君舞。
五月尽蛰潭底龙,千里应无市中虎。

127 《长沙腊月雷是日约宴赵帅俊臣闻雷乃罢越三日》 宋·陈傅良

民欲遮留上欲来,政声无间到舆台。
道迎和气收蛮瘴,弹压余阴蛰楚雷。
已是因风成柳絮,会须逐马见银杯。
一觞好上公堂寿,不为梅花昨夜开。

128 《题松身》 宋·张镃

不见蛰根时,唯喜苍阴覆。
借汝叶间声,当我风信句。

129 《检历即事》 宋·艾性夫

古来系日欠长绳,节物相催老自惊。
岁里春为花早计,蛰前雷是雪先声。
移家燕子商量熟,开国蜂王去就轻。
最忆长安三月事,有谁重赋丽人行。

130 《闻笛》 宋·晁公溯

落日卧郿坞,忽闻吹笛声。
天清孤鹤唳,江净蛰龙鸣。
谷响风时下,山高月未生。
谁能永今夕,呼酒与同倾。

131 《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 宋·陈淳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开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蛰不闯吐。
阳威烈烈炽盛夏,田野熬熬剧焦釜。
新秧既长且乾萎,播种无由可入土。

132 《雪吉成十一韵》 宋·杜范

入冬多疠气,阳洩月令畅。
隐雷声间作,万蛰惊塞向。
数日凝重阴,云同寒威壮。
飞琼遍天宇,色界铺宝藏。

133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 宋·方回

倚楼赵公子,可与共诗评。
道故无终极,文须有主盟。
轰雷春蛰动,贯月夜珠明。
高作今吾愧,销光更屏声。

134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135 《次容斋喜雪禁体二十四韵》 宋·方回

燠寒节若无嗟若,不寒而燠疫疠作。
叵堪穷腊阳气泄,况乃炎方土风恶。
大块积蓄久酝酿,元造斡回骤飘落。
朝曦掩翳九乌死,夜吹呼号万骑掠。

136 《清湖小酌得生字》 宋·方回

泯默抑幽抱,低回挫高情。
肥遁夙果决,羁旅犹牵萦。
华摭有旧习,冷嗜无新营。
醲鲜世所竞,褒博日以轻。

137 《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道集》 宋·方回

君不见古来五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
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
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138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 宋·方回

褒衣全觉近人轻,击柝鸣鼙满万城。
士气欲如枯草死,文声未见蛰雷惊。
绛侯岂识长沙傅,秦宓能非棘子成。
当复夜窗抱吟膝,百年长与一灯盟。

139 《诸公以嵩师破戒作诗嘲咏因次韵解之》 宋·郭印

老嵩悟尘缘,洪炉一点雪。
飞行三界外,宴坐常兀兀。
有如出笼鸟,岂比缩颈鳖。
万象一诗本,章句真琐屑。

140 《骤雨》 宋·陆文圭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 关于蛰声的诗词 描写蛰声的诗词 带有蛰声的诗词 包含蛰声的古诗词(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