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国的诗词(19首)

1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 唐·鲍溶

云雨由来随六龙,玉泥瑶检不乾封。
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箫韶旧鼓钟。
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旅中病客谙尧曲,身贱何由奏九重。

2 《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 宋·晁补之

年年不放春闲了。
今岁衔杯少。
来时柳上浅金黄,归路玉绵吹帽。
惜春长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颜老。

端午节风俗吊古抒怀

3 《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 宋·辛弃疾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
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
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4 《踏莎行 题巫峡云涛图用王国器韵 铁网珊瑚书》 元·苏大年

烟外斜阳,云中远岫。
翠眉轻补胭脂漏。
回波都是断肠声,断肠更听哀猿吼。
暮雨凝愁,朝云*酒。
余怀远寄湓江口。
世间木石本无情,如何

5 《相国寺启向天节道场行香院观戏者》 宋·王安石

侏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怨。

6 《自宁国溪行至宣城,舟人云凡百八十滩》 宋·范成大

波惊石险夜喧雷,晓泊旗亭笑眼开。
休问行人缘底瘦,适从百八十滩来。

7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宋·辛弃疾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8 《国殇行》 宋·刘克庄

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
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塚高崔嵬。
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孤无泽。
乌虖诸将官日穹,岂知万鬼号阴风。

9 《辛亥去国陈宗之胡希圣送行避谤不敢见希圣赠》 宋·刘克庄

苛留不觉夏徂秋,甚笑周颙却效尤。
往圣明言衰戒得,先贤亦谓耄宜休。
空疏谒帝无高论,老退明农已熟筹。
惭愧二君更迂阔,远看逐客欲何求。

10 《辛亥去国陈宗之胡希圣送行避谤不敢见希圣赠》 宋·刘克庄

屡叩龙墀自免冠,虺隤初喜卸华鞍。
病疏宾客麾之去,老爱儿孙遗以安。
夙昔赐茶邻御座,即今送菜仰园官。
萧然几案无书册,时取君诗反覆看。

11 《侍从徐国公殿下军行诗》 南北朝·庾信

八风占阵气。
六甲候兵韬。
置府仍张幕。
麾军即秉旄。

12 《苕霅行和于潜令毛国华》 宋·晁补之

苕溪清,霅溪绿。
溪水湾环绕天目,山间古邑三百家。
日出隔溪闻打衙,长官长髯帽乌纱。
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

13 《建中上元以雨雪败悬灯以国忧罢行乐仆又以老》 宋·毛滂

老去追游骨亦疲,黑甜唯觉睡如饴。
惭差素彩弄华发,犹梦清妍侍曲眉。
愧甚雕樽负珠履,独余残雪照书帷。
未妨管领东风在,官柳溪梅不用疑。

14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 宋·曹彦约

况也来从班马傍,泛舟千里尚醲香。
庭虽过鲁元无异,桴仙乘由得问强。
亲见治民如沼眼,归谈勤贼定勤王。
翻思欠子寒如此,孤负珠玑富墨庄。

15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 宋·曹彦约

金石马心锦作肠,案前合侍玉皇香。
只因淮察须裴度,不为并州戏葛强。
绣斧迩一新遣使,毡裘从此尽输王。
功成远勒燕然石,闲却江西左氏庄。

16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 宋·曹彦约

忆昨相逢是豫章,笑谈亲接齿牙香。
如今但有心期在,不似当初脚力强。
投老颇能安晚境,祝釐聊以报明王。
简编未了平生债,冷淡犹能读老庄。

17 《行兴国宫前市中》 宋·董嗣杲

聚落风物古,环住神仙麓。
鱼盐无多腥,蔬茹有馀馥。
彼此通有无,朝昏事樵牧。
罢市不待晚,饱听溪声熟。

18 《国士行》 明·李东阳

漆为疠,炭为哑,彼国士,何为者?赵家饮器智家头,一
日事作千年仇。
报君仇,为君死。
斩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则亡心已矣。

19 《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 宋·王阮

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
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
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
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忪。
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
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

* 关于行国的诗词 描写行国的诗词 带有行国的诗词 包含行国的古诗词(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