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听的诗词(185首)

1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唐·刘禹锡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
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
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2 《送衡州薛从事》 唐·郑巢

吟去望双旌,沧洲晚气清。
遥分高岳色,乱出远蝉声。
楚霁云连寺,湘寒浪浸城。
孤猿不可听,一听白髭生。

3 《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 唐·陈陶

蜀王殿上华筵开,五云歌从天上来。
满堂罗绮悄无语,喉音止驻云裴回。
管弦金石还依转,不随歌出灵和殿。

4 《白纻辞(此二首又见贞元进士杨衡集中)》 唐·杨衡

玉缨翠珮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
为君起唱白纻歌,清声袅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

5 《中秋夜听歌联句》 唐·武元衡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
——崔备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裴度

6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宋词三百首豪放送别忧国忧民

7 《江南春(中吕商赋张药翁杜衡山庄)》 宋·吴文英

风响牙签,云寒古砚,芳铭犹在棠笏。
秋床听雨,妙谢庭、春草吟笔。
城市喧鸣辙。
清溪上、小山秀洁。

8 《南楼令(又次君衡韵)》 宋·周密

欹枕听西风。
蛩阶月正中。
弄秋声、金井孤桐。
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路又迎逢。
秋如归兴浓。
叹淹留、还见新冬。
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9 《水龙吟(次陈君衡见寄韵)》 宋·周密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望极王孙草。
新烟换柳,光风浮蕙,余寒尚峭。
倚杖看云,翦灯听雨,几番诗酒。
叹长安倦客,江南旧恨,飞花乱、清明后。

10 《听南岳六空上人弹琴》 明·冒愈昌

我闻唐时颖师宋义海,千载琴心应有待。
开士于今岂后身,朱弦一曲鼓青春。
春空云漠漠,春思生寥廓。
于水见潇湘,于山见衡岳。

11 《依韵奉酬慎思兄夜听诵诗见咏之作》 宋·张耒

昔遇晁公淮水东,士衡已听语如钟。
五车讲学知无敌,十载论文喜再逢。
古匣剑光疑鬼泣,夜天虎啸有风从。
许侯破的由来事,杜老裁诗晓墨浓。

12 《寄满居中衡父》 宋·王令

前会去莫追,後见来无期。
别叹後见难,悔恨前会稀。
惟吾衡父兄,金纯玉光辉。
裁磨杀圭角,不与瓦砾齐。

13 《衡岳道中》 宋·陈与义

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
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14 《次韵元衡送别》 宋·赵蕃

老马千里志,老鹤万里心。
武夫用清庙,珍材卧中休。
进寸辄退尺,枉尺宁直寻。
桃李本无言,山水乃有音。

15 《送杨元光随编修李秀才出守衡阳》 宋·程公许

逃虚喜听足音跫,况是乡人万里逢。
江海茫茫天尽处,又携书剑入湘中。

16 《衡阳道间》 宋·李曾伯

听彻山鸡唤雨声,东风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叹泥涂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17 《衡阳道间》 宋·李曾伯

风著征裘层晚寒,一番春事在征鞍。
羞听后骑鸣笳鼓,赢得儿童夹道看。

18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 宋·戴表元

寂寂历历不足听,听久亦复难为情。
名嗔势忿大如屋,袖手对此须臾平。
一拊再拊玄鹤舞,三四拊之凄风生。
天寒岁晚山路远,湘水日夜东南倾。

19 《衡茅》 宋·释文珦

衡茅隐翠层,聊以尽残形。
得性非常道,忘言是此经。
孤标松落落,晚节竹青青。
此外非吾事,来言总不听。

20 《送杨少府贬郴州》 唐·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 关于衡听的诗词 描写衡听的诗词 带有衡听的诗词 包含衡听的古诗词(1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