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感的诗词(968首)

101 《感寓(三首)》 明·徐有贞

七月大火流,西风凉摵摵。
熠耀飞荒除,络纬鸣虚壁。
白露下漙漙,明星何历历。
起视知夜深,斗柄当头直。

102 《感怀诗五首》 明·袁中道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
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
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103 《感怀诗五首》 明·袁中道

轻帆止江涯,家山在烟雾。
振衣入郭门,城池已非故。
朱门涌清波,长堤亘衢路。
手携门前柳,亏蔽成高树。

104 《有感》 宋·晁公溯

不见罘罳阙,于今已十春。
素衣不忍弃,为有洛阳尘。

105 《官舍有感》 宋·陈某

腊近衣方授,山深寒愈严。
病将书卷废,愁伏酒杯添。
故里风尘隔,微官岁月淹。
思归归未得,低首愧陶潛。

106 《登高感兴》 宋·程炎子

破帽西风里,龙山忆孟嘉。
白衣谁送酒,黄菊自开花。
塞远书传雁,天昏墨点鸦。
凭高穷北望,何处是中华。

107 《感怀》 宋·邓深

一棹载愁归,翩翩旅{方兆}飞。
鹡鴒空自急,鸿雁失相依。
水涩滩膠艇,风斜雨湿衣。
感时无意绪,伫立暮烟霏。

108 《满江红 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门,有感》 宋·陆文圭

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
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

109 《感怀五首》 宋·陶梦桂

佐岳归来得自如,仍然服色似芙渠。
儿童痴绝牵衣问,腰下如何不见鱼。

110 《旅中有感》 宋·王奇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
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
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
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

111 《感秋诗》 宋·许琮

风动蘋起,云光在水。
荇藻有心,清我眸子。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
冠兮佩兮,君子当饥。

112 《书感》 宋·杨再十一

潦倒江南一布衣,家贫岁晚寸心违。
不堪倚仗枫江路,手种青松大十围。

113 《感兴五首》 宋·于石

鹰犬饱梁肉,饥人厌粥糜。
墙屋被文绣,民有号寒儿。
禽兽食人食,土木衣人衣。
俗偷或过侈,民穷易为非。
君子固有守,岂若世所为。
富贵苟可得,贫贱终莫移。

114 《观陈谏议祠有感》 宋·张致远

权门车马日騑騑,独犯天颜咫尺威。
愿借君王斩马剑,何惭妻子泣牛衣。
丹书到死成罗织,青史平生赖发挥。
遥望湘滨成楚些。
英魂应逐屈原归。

115 《半山寺有感》 宋·赵希淦

一水波澄接御沟,近城宫柳弄春柔。
鸟衣巷里人何在,白鹭洲前水自流。
千古风流歌舞地,六朝兴废帝王州。
今番不负看山约,他日重来说旧游。

116 《到州有感呈通判》 宋·周洙

白云深处双轮过,红旆丛中五马来。
父子华颠忻会聚,簪裾青眼喜游陪。
趋庭日有朱衣戏,从此无心诧老莱。

117 《春三月过王氏村有感》 宋·周宗溥

甲子穷时丧乱频,天教泽国着闲身。
无情花柳自春色,不觉山河多塞尘。
他日升平犹未老,此生流落且相亲。
江南江北经行处,莫话衣冠愁杀人。

118 《感皇恩·算富贵康宁》 元·李孝光

算富贵康宁,于公独厚。
天公着意君知否。
古今盛事,百岁在堂寿母。
斑衣鹤发、真稀有。
三载河阳,种花插柳。
惯父老歌谣拍手。
名香朝野,公旦云仍无负、剑光连紫气、横

119 《世用索五十诗感时念别言咏斯章并寄直卿伯桢》 明·冯琦

元化一何速,汝年遂半百。
余最小弱弟,头颅亦已白。
身世忽欲老,日月弥堪惜。
往时阶下树,历落数十尺。

120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草堂雅集》题云“唐》 明·顾德辉

虢国来朝不动尘,障泥一色绣麒麟。
朱衣小队高呵道,粉笔新图遍写真。
宝雀玉蝉簪翠髻,银鹅金凤踏文茵。
一从羯鼓催春后,不信司花别有神。
¤

* 关于衣感的诗词 描写衣感的诗词 带有衣感的诗词 包含衣感的古诗词(9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