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见天的诗词(173首)

101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宋·苏轼

三人一旦同行,留下高斋月明。
遥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潮声。

102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宋·苏轼

更欲留君久住,念君去国弥年。
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凄然。

103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宋·苏轼

为余远致殷勤,瑞草桥边老人。
红带雅宜华发,白醪光泛新春。

104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宋·苏轼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105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 宋·苏轼

仲君岂弟多学,王子清修寡言。
病后空惊鹤瘦,时来或作鹏骞。
海角烦君远访,江源与我同来。
剩作数诗相送,莫教万里空回。

106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宋·苏轼

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譍。
不为游人问乡里,岂知身是锦城僧。

107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宋·苏轼

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
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後何须觅老兵。

108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宋·王安石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乾。
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109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宋·王安石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胆谷皮乾。
故人恋恋绨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110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宋·王安石

玉润金明信好冠,错刀剜出藓纹乾。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111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宋·王安石

冠工新意斲檀栾,雾卷云烝久未乾。
遗我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112 《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 宋·王安石

闻有名花即谩栽,殷懃准拟故人来。
故人岁岁相逢晚,知复同看几度开。

113 《朝天续集和陆务观见贺归馆之韵二首》 宋·杨万里

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铸作鼎及鼒,所向一一中。
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
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

114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 宋·杨万里

亲交久别忽相从,饭罢相将拄瘦筇。
深涧小桥聊驻步,胡床羽扇对西风。
水声流入肝脾里,日影轻遮云气中。
玉润即看朝玉阙,山居独自卧山翁。

115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 宋·杨万里

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床小歇些。
飞上山头人似鹤,回看溪畔路如蛇。
云烟极目知何处,松竹为门是我家。
下得山来饥更渴,也无麦饭也无茶。

116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宋·宋祁

九霞凝标倚霄极,尔时师在云岩侧。
坐中不起见诸方,满祴天香嗅薝蔔。

117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宋·宋祁

海峤崭崭万佛螺,赤髭半颔谁相过。
卓锡时攀三宿树,翻经讵著四围驼。

118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宋·宋祁

何年掷钵来京毂,抱蓬成畦紫兰馥。
王公撇席争逢迎,不意当今有平叔。

119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宋·宋祁

第一多闻师子儿,碧云馀力嗣工诗。
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

120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宋·宋祁

有人官冷抱穷愁,客坐无氈尘影流。
吃口倦谈真寂寞,移书避事喜旬休。

* 关于见天的诗词 描写见天的诗词 带有见天的诗词 包含见天的古诗词(1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