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觉者的诗词(672首)

61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宋·刘克庄

每抱怀中玉雪如,吴霜不觉点虬须。
生三槐裔皆当贵,为六梅孙莫太臞。
抹黛村眉惭丑怪,约黄宫额费妆涂。
南园树老花零落,还许邹枚访旧无。

62 《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瓯之闽古无诸,山奇水透真画图。
霍童山在闽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见,桑田沧海几迁变。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63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慧觉方丈》 宋·曾巩

七言老意苍松蟠,百金古字青霞镌。
儒林孟子先生是,墨者夷之后代传。

64 《平生八见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诗宽次》 宋·韩元吉

渐老思似续,抚怀良惘然。
空余岁寒心,凛凛松柏坚。
平生孔明妇,贫贱房且专。
生女不生男,造物宁我偏。

65 《淮人多食蛙者作诗示意》 宋·朱翌

淮人为水族,疱脍亦已巧。
田间有鸣鸡,性命得自保。
吴人口垂涎,捕取穷浩渺。
於吴产或多,於淮求则少。

66 《客有貌吾陋容者以诗谢之》 宋·强至

野姿瘦骨逼吾真,处士毫端合有神。
正色未尝移势位,苦吟自觉远风尘。
渐惊老态侵双鬓,犹逐时名系一身。
可是封侯须燕颔,恨无勋业上麒麟。

67 《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 宋·张栻

颇闻东山盛行乐,坐想风前酒兴豪。
领略正应胸次别,吟哦更觉笔端高。

68 《送杨道者永觉》 宋·王灼

久修头陀行,但欠僧伽衣。
胡为走红尘,涴面不忍挥。
忽觉东州梦,又指西山归。
九峰富泉石,百里环翠微。
买山吾无钱,亦解守钓矶。
儿女苦牵挽,此身陷重围。
临分一太息,山中音信稀。

69 《梅亭盖旧太守徐公禋所作传者谓公得庾岭梅移》 宋·吴芾

种梅我始效徐公,已觉幽香鼻观通。
寄语后人无剪伐,要令凋郡识春风。

70 《赠范觉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庙器,至宝非凡璞。
胸怀吞云梦,豪气低华岳。
昔在童稚时,树立已卓卓。
曳裾桥门内,崭然见头角。

71 《送觉华岩归中岩》 宋·李流谦

世路翻巨浪,是身如孤舟。
黑风半夜来,掀簸卒未休。
谁能汹涌间,轻飞逐浮鸥。
稽首大导师,觉海名善泅。

72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宋·赵蕃

病骨觉难强,鬓华惊易雕。
壮怀鲸访李,老习蚓同萧。
久已思抛笏,悠哉曷泛瓢。
东游穴探禹,西上石宾韶。

73 《明觉寺》 宋·叶适

云山尖头海潮涌,九月天雪山叶重。
道人高绝但危坐,山魈野虎皆趋拱。
住山三载两遭荒,侍者饿损扶参堂。
沿村索米未为耻,莫令木鱼化龙钟透水。

74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 宋·叶适

幽花表穷腊,病叟行村墟。
所欣一蕊吐,安得百万株。
上下三塘间,萦带十里余。
荒茨各尊贵,野径争扶疎。

75 《北山园山石形势卖盗夜半择其尤者窃去累日怀》 宋·刘学箕

素志薄利录,壮年荣林丘。
种树疏间泉,凿沼开中洲。
堤平水瀰漫,径绕竹净修。
梅坞夜月乱,松罔晓风飂。

76 《书隐者壁》 宋·蒲寿宬

鹃啼花落春已非,秧老蚕眠雨初霁。
牛衣梦觉山日高,风前犹是巢由世。

77 《江城忆游庐山逢隐者》 宋·董嗣杲

饭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
支藜强窥园,试此双不借。
逐胜思秋初,曾命庐山驾。
飞瀑醒心眼,流派从空下。

78 《清虚闲步有询吴灵耀近履者》 宋·董嗣杲

晚风吹山空,闲步策藜杖。
纡从砂涧头,行过崖石上。
庵门耀金碧,中觉天地旷。
神泉夜光灿,禽鸟互酬唱。

79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 宋·董嗣杲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80 《清心镜 示当厨造面者》 元·马钰

造面人,听予属。
硬搓薄赶,挨刀细*。
烧锅灶不可迟迟,便频添火烛。
觉馨香,良久热。
甜淡调和,虚心实腹。
斋罢后、慎勿狂思,清本来

* 关于觉者的诗词 描写觉者的诗词 带有觉者的诗词 包含觉者的古诗词(6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