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觉者的诗词(672首)

81 《临江仙 长安新出家者》 元·马钰

此个陇西明大道,看来俗累难拘。
报予天水慕清虚。
彭城归正觉,割爱后来闾。
更有段公明慧性,悟来巧变痴愚。
山侗闻得证无馀。
忻然如大醉,认得本来如。

82 《玉漏迟 前一篇怀旧有感,曰粼吹者,为见寄》 元·王恽

越山征路杳。
东南淡淡,长空飞鸟。
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远。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

83 《春从天上来 承御韩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元·王恽

御。
事金宣宗天与二帝,历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宫。
明年壬辰,鉴辂乐巡,又明年国亡于蔡,韩遂谪石抹子昭,相与流寓许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为汲令,自许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间,谈及宫掖故事,感念畴昔,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不觉泣下,予亦为之欷也。

84 《待罪书馆无所自郊客有以尸素为谑者因成答咏》 宋·宋庠

本愧虚名类斗箕,更堪华阁玷缨緌。
海边不觉飞凫少,天外宁知吓鼠饥。
倦客风霜嗟右席,故巢烟雨老南枝。
新年定有澄清劾,归守东冈固未迟。

85 《蜀头陀客吴岁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 宋·林景熙

三峡无归梦,间云澹石床。
半生修白社,孤影寄朱方。
觉路心如月,高年顶不霜。
翻邻来往者,终日为谁忙。

86 《赋意未畅复拾前韵之余者作广坐隐辞》 宋·戴表元

我作坐隐辞,客来问我坐隐方。
开门进客还复坐,为客历落言其详。
隐朝市,我不能冲尘冒暑走遑遑。
隐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87 《望南山别峰见树间烟出知有隐者》 宋·方回

南山有别峰,石树相因依。
兹晨偶流目,遥见青烟微。
未知此林下,谁家掩荆扉。
我亦欲一往,结茅纫槲衣。

88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一曰秋菊》 宋·方回

陶公爱菊满园秋,甚欲持醪竟靡由。
世事重华那复尔,无钱更觉少陵愁。

89 《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宋·方回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90 《寄真觉庵》 宋·顾逢

百年如闪电,未可百年期。
少见回头者,能思瞑目时。
山林忙不歇,猿鹤冷相窥。
千里求名客,多应恶子规。

91 《瑞岩行者写华严经求僧》 宋·释宝昙

荷屋老子僧中龙,平生眼里无诸公。
莫年愈觉气深稳,木寒霜净天无风。
朅来精进复精进,焚香却扫大圆镜。
数十万偈堆如山,从头一唱一加敬。

92 《昌侍者求斯道》 宋·释绍昙

一念平常裂万差,觉斯民处贵无邪。
古今错透长安路,狼藉春风一径花。

93 《行者德山改名德止》 宋·释心月

吾宗一德山,天下同仰企。
寥寥数百年,清风来未已。
汝名今与同,初非犯其讳。
人前一呼唤,不觉耸众耳。
易以艮为山,辞以艮为止。
宜将止易山,只移一画子。
吾当尊前贤,不得不如此。

94 《举侍者求颂》 宋·释正觉

秋风濯烦骨,日日觉清省。
相与事枯禅,所养饱正命。
老蟾浴星河,魂魄明耿耿。
真味入谁肠,但知百念冷。

95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弥勒菩萨章》 宋·释正觉

痴根爱种力锄除,一段灵明是旧基。
插草天人深会意,拈华尊者笑开眉。
鱼行大士须珍重,布袋憨僧且伏惟。
处处鼻头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谩谁。

96 《送通禅者之襄阳》 宋·释正觉

疏巢凄冷卧西柯,梦觉归思遽许多。
风雨江头乱雁字,家山坞外悬渔蓑。
白杨村落庞居士,青石浮图蕴大哥。
倦倚苍松坐凉夕,兔推明月下星河。

97 《参头智舒与众行者写师像求赞》 宋·释正觉

背鲐齿鲵,皮鸡发鹤。
西北出家,东南行脚。
选佛到空觉觉空,为人除药病病药。
夕壑云生,秋潭月落。

98 《与观禅者》 宋·释正觉

豁净虚通入觉场,体前一段本来光。
孤禅恰恰如担板,默照明明似面墙。
秋光芦华两岸雪,夜寒桂月一船霜。
迢迢象外行归路,雁字低低正夕阳。

99 《送宗朴禅者》 宋·释重顯

洞庭乳窦皆泉石,抱疾何缘寄幽迹。
曾列狂机一二三,东山西岭非相识。
屈指嚬眉不可寻,云飞雨散空沉沉。
如今转觉流年隔,强把冥悰苦搜索。
纵止言欺白雪辞,宁忘笑与黄梅客。
朴禅者,朴禅者,珠月有光惭照夜。

100 《游齐觉寺二首》 宋·曾丰

筑寺依横峤,开门对远汀。
闻之心已渴,见者眼皆醒。
水泻鸭头绿,山排螺髻青。
他无避地处,得此可忘形。

* 关于觉者的诗词 描写觉者的诗词 带有觉者的诗词 包含觉者的古诗词(6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