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讨诵的诗词(12首)

1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2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3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4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5 《武夷山》 宋·陈观

邮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顾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苍翠。
一曲遽停桡,寻真步幽邃。

6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宋·金君卿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7 《上扬州钱帅》 宋·沈继祖

名世半千推硕德,淮南第一是扬州。
一尘不动边民乐,知有威声慑虏酋。
人谓儒生将略疏,世人无未识真儒。
天下武夫俱夺气,钱公赤手缚于菟。

8 《送晁道夫叔侄》 宋·黄庭坚

晁氏出西鄂,世家多艺文。
文庄和鼎实,尚书亦大门。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
向来映轩冕,颇据要路津。

9 《寄滕县李奉议》 宋·陈师道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

10 《题大儿新安官舍三乐斋》 宋·曾协

吾先圣人徒,游夏同渊源。
孝友与忠信,入道先本根。
下视晋楚富,商歌满乾坤。
一唯了万事,伋轲继师尊。

11 《县斋秋怀》 宋·程公许

古人日以远,古心谁与共。
陈编如有觌,整袂神自竦。
书短疲众喧,夜永息群动。
赖此一炷膏,假我数行诵。
古今费探讨,心力老宾送。
世味久已空,余业此偏重。
岁晚偿得间,只愿收册拥。

12 《送子谨叔》 宋·杜范

大圣不可作,立言百代尊。
开卷读且想,凛凛俨若存。
古今宁异辙,岂徒资讨论,检点作用处,圣愚从此人。
记诵不足言,为道忌多门。

* 关于讨诵的诗词 描写讨诵的诗词 带有讨诵的诗词 包含讨诵的古诗词(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