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议决的诗词(77首)

1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虽用其韵而不依》 宋·司马光

至乐存要眇,失易求之难。
昔从周道衰,畴人旷其官。
声律久无师,文字多缺漫。
仁皇闵崩坏,广庭集危冠。

2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宋·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3 《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宋·范成大

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
谁云逼仄复逼仄,尚有高轩肯来辱。
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
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

4 《议纠合两淮复兴》 宋·文天祥

南八空归唐垒陷,包胥一出楚疆还。
而今庙社存亡决,只看元戎进退间。

5 《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宋·晁补之

上盆五尺高,下盆二尺广。
咿呦蚁穴间,飞瀑一线响。
关侯初为此,避世挹萧爽。
晁子亦欣然,闭户穿瓦盎。

6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宋·陈师道

谢公中年後,畏与亲友别。
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
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
著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
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

7 《寄滕县李奉议》 宋·陈师道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

8 《参议余公挽诗》 宋·虞俦

假荫非公志,书生若命何。
高才宁汩没,荣路故蹉跎。
仲子能传业,词场遂决科。
暮年方慰意,乐极又悲歌。

9 《赠梦符朝议》 宋·孔武仲

人笑公衣不浣濯,我惮公心霜雪明。
青衫仕宦有真气,白首乡闾无恶声。
相逢回首又再岁,暂去还来观太平。
何事南归太果决,萧然远作玉溪生。

10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唐·独孤及

驷马上太行,修途亘辽碣。
王程无留驾,日昃未遑歇。
请问此何时,恢台朱明月。
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

11 《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唐·刘长卿

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
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一言知己重,片议杀身轻。

唐诗三百首婉约爱情写景

12 《北征》 唐·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叙事长诗战争忧国忧民爱国

13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 唐·独孤及

驷马上太行,修途亘辽碣。
王程无留驾,日昃未遑歇。
请问此何时,恢台朱明月。
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

14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唐·韩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15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
奏章为得地,齰齿负明恩。
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16 《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 唐·李商隐

昔帝回冲眷,维皇恻上仁。
三灵迷赤气,万汇叫苍旻.
刊木方隆禹,陛陑始创殷。
夏台曾圮闭,汜水敢逡巡。

17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唐·韦庄

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
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
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

18 《成相杂辞》 先秦·佚名

请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
人主无贤。

诗经祭祀乐歌

19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
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
纲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
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两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 关于议决的诗词 描写议决的诗词 带有议决的诗词 包含议决的古诗词(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