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心的诗词(2245首)

281 《次韵奉酬黄泰之状元见寄》 宋·喻良能

千佛经中第一人,明光前殿奏雄文。
论心讵止称三益,识面端能胜百闻。
畴昔清谈如扣玉,只今佳句欲凌云。
高情已出苏州右,未用清香扫地焚。

282 《挽吴春卿舍人》 宋·喻良能

出处平生似昔贤,高风劲节凛朝端。
回天议论心无歉,脱腕文章世所难。
斫铁叫天蛮獠服,调羹满钵里闾欢。
定应直笔书英躅,留与千秋后代看。

283 《和潘德久韵》 宋·袁说友

曾读桐江路上题,斯文便合请君司。
向来吴会连朝语,晚岁扬州七字诗。
忧世自怜闻道晚,论心犹恨结交迟。
帆樯百里孤吟罢,坐爱雄风约雨师。

284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 宋·曾丰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
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
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
祸患今相问,从此死处归。

285 《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诗以问之》 唐·权德舆

常日区中暇,时闻象外言。
曹溪有宗旨,一为勘心源。

286 《自戏三绝句·身报心》 唐·白居易

心是身王身是宫,君今居在我宫中。
是君家舍君须爱,何事论恩自说功。

287 《古意论交》 唐·李咸用

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
结交如乾银,产竭不成道。
我生四十年,相识苦草草。
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

端午节

288 《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唐·皎然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289 《送崔詹事论之上都(崔尝典吴兴)》 唐·皎然

金虎城池在,铜龙剑珮新。
重看前浦柳,犹忆旧洲蘋.
远思秦云暮,归心腊月春。
青园昔游处,惆怅别离人。

290 《论诗三十首(选五)》 金朝·元好问

其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其八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评论组诗

291 《论诗五首》 清·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婉约惜春人生哲理

292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293 《论语七则》 先秦·佚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哲理

294 《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魏晋·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哲理故事

295 《子产论尹何为邑》 先秦·左丘明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对话

296 《敬姜论劳逸》 先秦·佚名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古文观止生活哲理

297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298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299 《朋党论》 宋·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议论朋党

300 《纵囚论》 宋·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古文观止史评

* 关于论心的诗词 描写论心的诗词 带有论心的诗词 包含论心的古诗词(22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