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远的诗词(1213首)

1 《病中书怀呈友人》 唐·温庭筠

逸足皆先路,穷郊独向隅。
顽童逃广柳,羸马卧平芜。
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
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2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唐·李白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
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风水无定准,湍波或滞留。
忆昨新月生,西檐若琼钩。

3 《送王宾玉》 宋·强至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颇矜意气夸里闾,檄词烂熳肆欺诬。
归来不说民饥臞,馀佞更留封禅书。
江山清绝冠天区,岂甘久被斯人污。

4 《渡溪水》 宋·张嵲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万象。
连山倒景来,顾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鸟度镜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鱼上。

5 《题空山人石室》 唐·崔峒

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6 《送杜司马再游蜀中》 唐·无可

为客应非愿,愁成欲别时。
还游蜀国去,不惜杜陵期。
剑水啼猿在,关林转栈迟。
日光低峡口,雨势出蛾眉。
山迥逢残角,云开识远夷。
勿令双鬓发,并向锦城衰。

7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 宋·柴中行

君子重出处,儿女多依违。
孰知退有义,一辞若发机。
刑部今其人,识远渺造微。
时方事疾走,而我心独非。

8 《林卧柬方外友》 明·施峻

空斋寂寞对青山,桂树丛深好寄攀。
南岳先生勾曲去,东林长老沃洲还。
蜩攒露柳声偏咽,蝶绕晴花影自闲。
疏懒能令相识远,孤云独鹤水潺潺。

9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 宋·梅尧臣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永诗。
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
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10 《和陶悲从弟仲德韵哭陈泽民》 宋·吴芾

年来朋旧少,大半已雕零。
人物如吾子,共谓上青冥。
行年才五十,叹惜负平生。
忆子初见我,我意已先倾。

11 《和泉州施通判》 宋·陈宓

清源古郡多堪纪,识远才雄有几人。
片善可为垂后训,搜罗诗景一时新。

12 《信行远修水筒(引水筒)》 唐·杜甫

汝性不茹荤,清静仆夫内。
秉心识本源,于事少滞碍。
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
触热藉子修,通流与厨会。

13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 唐·皇甫冉

烽火惊戎塞,豺狼犯帝畿。
川原无稼穑,日月翳光辉。
里社枌榆毁,宫城骑吏非。
群生被惨毒,杂虏耀轻肥。

14 《感逝寄远》 唐·白居易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15 《近无西耗(一作李宣远诗)》 唐·李敬方

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
烽候惊春塞,缧囚困越吟。
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
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沈。

16 《伏闻令公疾愈对见延英,因有贺诗远封投献》 唐·薛逢

吉语云云海外传,令公疾愈起朝天。
皇风再扇寰区内,人镜重开日月边。
光启四门通寿域,深疏万顷溉情田。
陪臣自讶迷津久,愿识方舟济巨川。

17 《天际识归舟》 唐·薛能

斜日满江楼,天涯照背流。
同人在何处,远目认孤舟。
帆省当时席,歌声旧日讴。
人浮津济晚,棹倚泬寥秋。
晴阔忻全见,归迟怪久游。
离居意无限,贪此望难休。

18 《远归别墅(一作秋晚归故居)》 唐·李昌符

马省曾行处,连嘶渡晚河。
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
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
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19 《东游远归》 唐·韦庄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
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
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

20 《水龙吟(庚寅寄远)》 宋·刘镇

老来惯与春相识,长记伤春如故。
去年今日,旧愁新恨,送将风絮。
粉泪羞红,黛眉颦翠,推愁不去。
任琐窗深闭,屏山半掩,还别有、愁来路。

* 关于识远的诗词 描写识远的诗词 带有识远的诗词 包含识远的古诗词(12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