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乡的诗词(87首)

1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2 《七夕诗(同用秋字,一作他乡七夕)》 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3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 唐·刘禹锡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4 《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 唐·吕温

酌言修旧典,刈楚始登堂。
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
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

5 《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 唐·白居易

想尔到边头,萧条正值秋。
二年贫御史,八月古邠州。
丝管闻虽乐,风沙见亦愁。
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6 《清明日送邓芮还乡(一作戴叔伦诗)》 唐·方干

钟鼓喧离室,车徒促夜装。
晓榆新变火,轻柳暗飞霜。
转镜看华发,传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7 《清明日送邓芮还乡(一作戴叔伦诗)》 唐·方干

钟鼓喧离室,车徒促夜装。
晓榆新变火,轻柳暗飞霜。
转镜看华发,传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8 《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 唐·陆贞洞

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
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9 《和三乡诗》 唐·刘谷

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10 《和三乡诗》 唐·王祝

女几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中题。
不知云雨归何处,空使王孙见即迷。

11 《和三乡诗》 唐·王涤

浣纱游女出关东,旧迹新词一梦中。
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回首向春风。

12 《和三乡诗》 唐·韦冰

来时欢笑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
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

13 《和三乡诗》 唐·李昌邺

红粉萧娘手自题,分明幽怨发云闺。
不应更学文君去,泣向残花归剡溪。

14 《和三乡诗》 唐·王硕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15 《和三乡诗》 唐·李缟

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
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

16 《和三乡诗》 唐·张绮

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
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

17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8 《题三乡诗》 唐·若耶溪女子

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
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此山。

19 《赠漳州崔使君乡饮翻韵诗》 唐·黎瓘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20 《赠漳州崔使君乡饮翻韵诗》 唐·黎瓘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关于诗乡的诗词 描写诗乡的诗词 带有诗乡的诗词 包含诗乡的古诗词(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