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声况的诗词(241首)

21 《寓意诗五首》 唐·白居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抒情写茶

22 《和答诗十首·答桐花》 唐·白居易

山木多蓊郁,兹桐独亭亭。
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
是时三月天,春暖山雨晴。
夜色向月浅,暗香随风轻。

23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上笛》 唐·白居易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
此时闻者堪头白,况是多愁少睡人。

赠别友情

24 《安平公诗(故赠尚书韩氏)》 唐·李商隐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25 《引泉诗(睦州龙兴观老君院作)》 唐·陆龟蒙

上嗣位六载,吾宗刺桐川。
余来拜旌戟,诏下之明年。
是时春三月,绕郭花蝉联。
岚盘百万髻,上插黄金钿。

26 《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 宋·辛弃疾

东南形胜,人物风流,白头见君恨晚。
便觉君家叔度,去人未远。
长怜士元骥足,道直须、别驾方展。
问个里,待怎么销杀,胸中万卷。

27 《沁园春·自笑声来》 宋·赵以夫

自笑声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
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
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
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

28 《周玄初祈晴诗》 明·孙蕡

江南仙山天下无,峰峦屹立龙虎都。
赤城嵯峨敞灵区,中天秀色光盘纡。
紫极曲密交绮疏,郁萧弥罗玉渠渠。
宸严中高天帝居,璇题丹篆双蛟扶。

29 《二游诗·徐诗》 唐·皮日休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
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30 《二游诗·徐诗》 唐·皮日休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
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31 《广阴亭诗》 宋·陈士徽

唐翁静者闭门饮水啜粥无知音,我能发尔一片冰清心。
巨风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乌吐火六合新开窑,此翁两鬓秋飕飕。
小儿烂羊瓜果尽青紫,此翁临水洗双耳。

32 《愚实报诗》 宋·缪瑜

郁攸属者潜煽灾。
蜚廉纵风相与偕。
林林生齿七万户,连甍接栋烧成灰。
如何老翁一区宅,间不以寸独不{左火右矣}。

33 《题汪水云诗卷》 宋·彭淼

万晨归来旧布衣,笳声不断转桐丝。
十年秋入肩吾鬓,四海人传云叟诗。
窖里雪氈魂些短,江南月砌梦归迟。
白头惆怅相逢晚,况是人间落叶时。

34 《庐州诗》 宋·张祁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35 《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 宋·陆游

耐辱推颓百不能,居然老病住庵僧。
流年速似一弹指,更事多於三折肱。
庭树影中闻夜汲,邻机声里对寒灯。
沈诗任笔俱忘尽,酒户新来却少增。

36 《题方友民诗卷》 宋·刘克庄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是相从细讲明。

37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 宋·陈与义

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
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
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园中。

38 《和程文彧九日诗》 宋·郭印

平生懒惰无拘逼,学道唯将寸阴惜。
手披目览不自勤,俯视仰观如有得。
王侯蝼蚁同丘墟,身外纷纷了无益。
况值秋风草木枯,仍惊羽檄文书急。

39 《古诗赠沈约之》 宋·王洋

苏端薛复同黄土,海内文章谁接武。
即今七字续长言,沈子挥豪照今古。
朝为百赋更贾勇,暮作千诗犹奋怒。
补天彩笔不费工,卷地奔风随插羽。

40 《茶山诗》 唐·袁高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 关于诗声况的诗词 描写诗声况的诗词 带有诗声况的诗词 包含诗声况的古诗词(2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