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尖的诗词(29首)

1 《即目·万笏尖中路》 清·林则徐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杂诗

2 《念奴娇 九日,同府学诸君饮王氏园 以上西严》 元·张之翰

二年重九,算都向、江北江南虚度。
鸿雁来时秋最好,底用千愁万绪。
九朵青山,几尖白塔,何限登临处。
今朝乘兴,也和诗客凝伫。

3 《诸暨道中五首》 宋·葛绍体

晓烟晴日过枫桥,桥面山尖春半娇。
一簇谁家嫩杨柳,淡黄襟带学宫腰。

4 《奉陪安抚大卿登八陈台览观忠武侯诸葛公遗像》 宋·张縯

白帝城西鱼腹浦,十月江平见津浒。
当年累石纷成行,此地卧龙经讲武。
辕门外建严中权,何人蛇势识常山,未数鱼丽矜郑拒。

5 《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和》 宋·强至

飘洒初惊晓,霏微或舞檐。
势应缘雨作,威未抵霜严。
水面琼销液,山头玉露尖。
偏能仁富室,只解虐穷阎。

6 《某近辱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复自次元韵奉呈》 宋·强至

才落先明牖,无多未压檐。
得时虽较浅,着物始知严。
报岁三登速,裁花六出尖。
贺祥开万物,却疠喜千阎。

7 《和诸友春雪》 宋·胡寅

蛰虫恰好雷声发,更听阳春歌白雪。
仙葩乱坠絮缤纷,奇韵相高山嶮绝。
笔尖不为风力退,酒面肯作冰澌冽。
千林万木绚华滋,玉李银桃几时结。

8 《谢诸友见和》 宋·胡寅

飞霙三日太欺春,扑地鹅毛积万钧。
沙上几人迷去迹,风前何处问来因。
谅非天造夸工巧,当是神机有屈伸。
松竹未应寒改操,龙蛇有喜蛰存身。

9 《满江红·唐宋诸公》 宋·汪莘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後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

10 《酌道傍古松下钱王水绝顶微露塔尖闻有僧院名》 宋·张镃

山围当车巾,佳兴坌满前。
盘松俨如画,盖叠疎萝缠。
沙平恰席许,坐荫宜铺毡。
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

11 《安平公诗(故赠尚书韩氏)》 唐·李商隐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12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13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14 《绵竹山四十韵》 唐·吴融

绵竹东西隅,千峰势相属。
崚嶒压东巴,连延罗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钻箭簇。
引者蛾眉弯,敛者鸢肩缩。

15 《西江月》 宋·向子諲

取古人语以况此花,称为著题。
余三十年前,与晁之道、狄端叔诸公醉皇建院东武襄家,酴醿甚盛,各赋长短句。
独记余浣溪沙一首云:“翠羽衣裳白玉人。
不将朱粉污天真。

16 《满江红》 宋·汪莘

意赋之可也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17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18 《王家坡观瀑》 近代·陈三立

松底秋风翻两袂,杂随妇孺探胜地。
长谷横出小天池,斗下荦确沙石碎。
再折冥径路绝,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牵发甫脱免,乱石磊磊堆无次。

19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20 《偈颂五十一首》 宋·释道冲

要入此门,初无方便。
须是诸人,脚尖具眼。
苟或未然,客情步步随人转。

* 关于诸尖的诗词 描写诸尖的诗词 带有诸尖的诗词 包含诸尖的古诗词(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