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地的诗词(738首)

81 《和答李子真读陶庾诗》 宋·黄庭坚

乐易陶彭泽,忧思庾义城。
风流扫地尽,诗句识余情。
往者不再作,前贤畏後生。
君言得意处,此意少人明。

82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宋·梅尧臣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
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
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
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

83 《读永叔集古录目》 宋·梅尧臣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84 《读史》 宋·刘克庄

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
河决固非束薪塞,厦倾欲以一绳维。
英雄到了多遗恨,孺子林宗百世师。

85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宋·刘克庄

瑶编日益百千人,琛税年夸钜万缗。
公对玉阶方寸地,细为天子说州贫。

86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宋·刘克庄

或犯威颜批逆鳞,容如天地养如春。
早年憔悴行吟者,岁晚赓歌喜起人。
风雨无终飘暴意,雪霜有大发生仁。
才衰莫颂文之德,虚忝词臣与史臣。

87 《读金銮密记》 宋·刘克庄

仗下千官走似麇,仓皇谁扈属车尘。
禁中陆九艰危共,殿上朱三苦死嗔。
当日横身抗岐汴,暮年避地客瓯闽。
小窗细读金銮记,始信香奁属别人。

88 《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 宋·刘克庄

瀑山木落霜寒夜,共读吾家梦得诗。
坐对遗篇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
森严似听元戎令,机警如看国手棋。
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

89 《题读碑图》 宋·刘克庄

二人共读道旁碑,一敏一钝天赋之。
敏者过目跃骑去,钝者停鞭方凝思。
哀哉德祖丹颈祸,伏于柏喈黄绢辞。
古人服善有公是,回也知十赐知二。

90 《蒙示黄磵佳诗三读钦羡辄继韵仰报嘉赐》 宋·陈与义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似山阴,清流可共祓。

91 《读汉事》 宋·洪咨夔

病禹逢沈骜,酣参事懦盈。
阴阳眠燮理,天地醉财成。
河岳瞢腾立,羲娥蹩躠行。
无人能唤醒,作意造升平。

92 《读书蠖室》 宋·洪咨夔

扁为孜禅作,侵寻二十年。
屈伸聊复尔,俯仰故依然。
直榻无余地,横窗不欠天。
焚香长诵罢,风雨响山川。

93 《读乐天閒居篇》 宋·蔡襄

予年四十四,发白成衰翁。
非有高盖车,曷与贤者同。
嗟予出寒远,家世尝力农。
十九登科第,圣彀参英雄。

94 《松菊堂读史五首》 宋·晁补之

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
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95 《读太白集》 宋·李吕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
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
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

96 《读平险铭寄李汉老》 宋·刘子翚

官侯凿平剑浦滩,游子不歌行路难。
李公作铭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笔端。
斯文岂但夸雄观,寓理之奥开聋眢。
惟人性天同广胖,横目立见分庭坛。

97 《鹅峰居士以地黄遗病翁因为作引》 宋·刘子翚

君不见咸阳之原,泾渭之间。
灵苗丛生绿芊绵,春风莽莽胶晴烟。
天马嚼齕黄金涎,渴喷清流香浮川。
年深骏足宵腾迈,目有神光破昏昧。

98 《草地寒甚氈帐中读杜诗》 宋·汪元量

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
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
书生挟蠹鱼,流行万里道。
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

99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中夜念凉天,搔首坐待旦。
北风鸣屋角,此怀忽凄断。
儿曹计伏腊,极力供井爨。
忆昔冬来南,骨肉遣星散。

100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囚山无他谋,治生出下策。
载之百漏船,吹以无孔笛。
一饱久定矣,誓不为欣戚。
家山天一方,何地休行役。
天真调伏予,中岁遭远谪。
养成一牯牛,露地见纯白。

* 关于读地的诗词 描写读地的诗词 带有读地的诗词 包含读地的古诗词(7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