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咽的诗词(112首)

1 《赠宿松杨明府》 唐·黄滔

溪上家家礼乐新,始知为政异常伦。
若非似水清无底,争得如冰凛拂人。
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宦游兼得逍遥趣,休忆三吴旧钓津。

2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宋·柳永

皇都今夕如何夕。
特地风光盈绮陌。
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
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3 《倾杯(大石调)》 宋·柳永

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
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敛,皓月当轩练净。
对千里寒光,念幽期阻、当残景。
早是多情多病。

4 《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般涉调)》 宋·张先

相离徒有相逢梦。
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
声咽琵琶槽上凤。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5 《调笑》 宋·晁补之

手乱戏间。
织成锦字纵横说。
万语千言皆怨别。
一丝一缕几萦回,似妾思君肠寸结

6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7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宋·石孝友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
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
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
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婉约咏物写花

8 《水调歌头》 宋·夏元鼎

尽性之道。
愿方为世唾弃,曷能明子贡不传之旨。
荷来诚既切,竟以诞圣于北方壬癸之位,为水调一词以谢,并呈乡人赵抚干季清、周提干达道,幸反求之有余师矣
三三乾妙画,佑圣诞弥辰。

9 《水调歌头(戊申送厉守赴濡须漕)》 宋·李曾伯

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知。
璿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
功在淮梁砥柱,政蔼汉扶襦衤夸,仅借寇恂期。
懊恼剑花冷,手欲鲙鲸鲵。

隐逸写景抒怀

10 《转调满庭芳》 宋·刘焘

风急霜浓,天低云淡,过来孤雁声切。
雁儿且住,略听自家说。
你是离群到此,我共那人才相别。
松江岸,黄芦影里,天更待飞雪。

11 《括水调歌》 宋·林正大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衙,北里与南陵。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

12 《水调歌头(和洁堂韵)》 宋·马迁鸾

老子早知退,鸥鹭未盟寒。
痴顽窬六望七,宁以寿为欢。
风有黍离伤咽,雅有蓼莪憔悴,使我不能餐。
更把南陔读,泪落广陵澜。

13 《双调·潘妃曲》 元·商挺

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
频祝愿,普天下厮爱早团圆。
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14 《水调歌头·三三乾妙画》 宋·夏元鼎

三三乾妙画,佑圣诞弥尘。
北方壬癸,水生於坎产元精。
一数先天有象,元始化生相应,灵气属阳神。
寿永齐天地,万物尽回春。

15 《水调歌头 宴乐》 元·胡祗*

呜咽洞箫里,皓齿*歌声。
同声同气相应,双凤一时鸣。
春书沉香火底,凉月碧桃花下,握手共谁听。
有酒且勿醉,细倩玉纤倾。

16 《鹧鸪天 咏赵真真杨玉娥唱双渐诸宫调 青楼集》 元·杨立斋

烟柳风花锦作园。
霜芽露叶玉装船。
谁知皓齿纤腰会,只在轻衫短帽边。
啼玉靥,咽冰弦。
五牛身去更无传。
词人老笔佳人口,再唤春风在眼

17 《调笑/调笑令》 宋·晁补之

寸结。
肝肠切。
织锦机边音韵咽。
玉琴尘暗薰炉歇。
望尽床头秋月。
刀裁锦断诗可灭。
恨似连环难绝。

18 《和子瞻调水符》 宋·苏辙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
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
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
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
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
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咽。

19 《琴曲歌辞·琴歌》 唐·顾况

琴调秋些,胡风绕雪。
峡泉声咽,佳人愁些。

20 《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 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写景晚上民歌

* 关于调咽的诗词 描写调咽的诗词 带有调咽的诗词 包含调咽的古诗词(1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