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谈证的诗词(25首)

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明·高启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

3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唐·孟浩然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4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5 《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6 《满庭芳 咏三教》 元·王丹桂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
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
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

7 《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 近代·陈三立

昔岁寄江南,耆旧瞻四五。
播吟往还径,筇袂互翔舞。
一瞬扫霆雹,追忆指画肚。
硕果可园翁,望与钟阜伍。

8 《伯时番王礼佛图卷》 宋·李简

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
融摄群修证圆宽,灵通虚彻卓然存。

9 《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於数岁或数月之前》 宋·马先觉

料理归期不作难,等其一坐蜕白云轩。
去来自熟三生路,谈笑聊书四偈言。
舍利虽藏多宝塔,化身应返给孤园。
阴功若证菩提果,更与众生洗病根。

10 《政公虎跑开堂》 明·杨循吉

人生何事大,惟有生与死。
此事苟不明,枉作真男子。
政公自吴来,其目定如水。
我以为有道,延入禅室里。

11 《答阎求仁谢参寥彦温访於坟所》 宋·秦观

老濞城西木半摧,昆仑冈下路新开。
故人此地衔忧去,禅客他时问疾回。
闻为树风增永感,却因水鸟证西来。
已谋寒食驱羸马,细听清谈动玉哀。

12 《流民叹》 宋·黄庭坚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13 《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渠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 宋·黄庭坚

秘藏开新译,天花雨旧堂。
证经多宝塔,寝疾净名床。
鸟语杂歌颂,蛛丝凝篆香。
同游得赵李,谈道过何王。

14 《满庭芳·道释儒门》 宋·无名氏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15 《目疾》 宋·陈与义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
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
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16 《游灵隐寺》 宋·程公许

赋予好在岩壑,强持缚缨簪。
野性当奈何,惝恍如惊麇。
京华百万家,{角戢}{角戢}瓦叠鳞。
海气荡烦暑,作威凌轹人。

17 《山居感旧百韵》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泝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18 《师心主人作飞锡岩》 宋·王迈

岩头古佛留心印,岩下高人新受持。
佛变本来无隐现,人於悟处领希夷。
莫嫌梦里还谈梦,且看奇中更有奇。
他日证成罗汉果,相逢不必问伊谁。

19 《游金山寺呈茂老》 宋·蒲寿宬

长江气势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莲宫。
江流万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谁能穷。
遡流远见一培塿,传闻壮观疑谈空。
风帆渐迫惊诡异,金碧还绕深蒙茸。

20 《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 元·马钰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 关于谈证的诗词 描写谈证的诗词 带有谈证的诗词 包含谈证的古诗词(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