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谒的诗词(1041首)

21 《罢丞零陵忽病伤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 宋·杨万里

料病如料敌,用药如中的。
淮阴百战有百胜,由基百发无一失。
老唐脉法明更高,阅人二竖可得逃。
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

22 《和河中孙谏议见送同薛田察院之龙门刘烨大》 宋·魏野

闲忆披云辍卧云,尽惊獬豸鹿同群。
舜耕山下辞廉使,禹凿门前宰君。
莫讶楼台抛接武,却愁泉石动移文。
花时离别尤堪惜,头白三分欲二分。

23 《丈人观先帝御容》 唐·徐氏

圣帝归梧野,躬来圣颜。
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24 《游丈人观先帝御容》 唐·徐氏

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25 汉高庙》 唐·李百药

纂尧灵命启,灭楚馀闰终。
飞名膺帝箓,沈迹韫神功。
瑞气朝浮砀,祥符夜告丰。
抑扬驾人杰,叱咤掩时雄。

26 《夏日过青龙寺操禅师(与裴迪同作)》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27 《遇薛明府聪上人》 唐·王昌龄

欣逢柏梁故,共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28 《送王牧往吉州王使君叔》 唐·李嘉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春天送别惜别

29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河南尹白侍郎》 唐·刘禹锡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送别

30 《夏日智远禅师》 唐·孟郊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31 《夏日智远禅师》 唐·孟郊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32 《送僧游五台兼李司空(作送颢法师往太原兼李司空)》 唐·张籍

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
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峰去,胡儿听法来。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友情

33 《送陈房抚州周使君》 唐·杨衡

匡山一亩宫,尚有桂兰丛。
凿壁年虽异,穿杨志幸同。
貌羸缘塞苦,道蹇为囊空。
临川守,因怜鹤在笼。

34 《江西投所知为典客所阻因赋》 唐·刘鲁风

万卷书生刘鲁风,烟波万里文翁。
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毛生不肯通。

35 《送张厚浙东丁常侍(一作送张厚浙东修)》 唐·许浑

凉露清蝉柳陌空,故人遥指浙江东。
青山有雪松当涧,碧落无云鹤出笼。
齐唱离歌愁晚月,独看征棹怨秋风。
定知洛下声名士,共说膺门得孔融。

36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太原李司空》 唐·贾岛

何故司空,云山知几重。
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
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37 《送臧濆下第窦鄜州》 唐·罗隐

赋得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
也知绛灌轻才子,好尤常醉少年。
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
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

38 文宣王庙》 唐·罗隐

晚来乘兴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狐狸。
雨淋状似悲麟泣,露滴还同叹凤悲。
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

39 《送薛逢之宣州废使(一作裴使君)》 唐·皎然

六月鹏尽化,鸿飞独冥冥。
秋烽家不定,险路客频经。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
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40 《送人下第东归,再旧主人》 唐·齐己

一战偶不捷,东归计未空。
还携故书剑,去旧英雄。
楚雪连吴树,西江正北风。
男儿艺若是,会合值明公。

* 关于谒的诗词 描写谒的诗词 带有谒的诗词 包含谒的古诗词(10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