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门子的诗词(519首)

241 《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 宋·顿起

尝闻赵清献,恤孤慰亡友。
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
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242 《和衍公约看杏花韵》 明·童冀

客乡不识花时节,官舍萧条如巷陌。
闭门犹恐迎朔风,况复看花事行乐。
前年又得殷师疾,往往空中闻打麦。
回思少年真一梦,幸免泥涂陷双脚。

243 《寄陈九》 宋·张耒

别来常思君,无异饥待哺。
如何偶相逢,握手复告去。
念初别子时,芳草才及屦。
天时不可留,再见岁云暮。

244 《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 宋·欧阳修

并辔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秋风吹行衣,落日下霜草。
昔日憩巩县,信马行草早。
行行过任村,遂历黄河隩。

245 《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246 《杨廷秀送牛尾貍侑以长句次韵》 宋·周必大

江南十月方肃霜,小槽初滴鹅儿黄。
颇思指动异味尝,门正张罗谁末将。
披绵强来推不去,枯虾欲进止之户。
羊膻豕腥尤可厌,肪截脂凝在何处。

247 《送安思正之蜀》 宋·蔡襄

贱者易屈志,少年多直情。
子独修节行,爱护如目精。
辛勤走铨省,历岁才点名。
舍居在穷巷,门户面西城。

248 《送许寺丞知古田县》 宋·蔡襄

大雪拥都门,子行亦良苦。
予贫乏觞豆,子车谁为祖。
少止听我言,於子不无补。
于今方用兵,连年戍羌虏。

249 《淮扬大水》 宋·郑獬

淮扬水暴不可言,绕城四面长波皴。
如一大瓢寄沧海,十万生聚瓢中存。
水之初作自何尔,旧堤有病亡其唇。
划然大浪劈地出,正如百万狂牛犇。

250 《次韵臧秀才读苏集》 宋·陈造

自我得苏集,玩阅几忘年。
汲甘乏修绠,适远疲短牵。
取一九不随,望若终茫然。
子齿始半我,用志超我先。

251 《送高执中赴文州楒林》 宋·李新

两眼追霜鹰,铁石悬肺腑。
何为向北风,送子泪如雨。
平生珍古交,及今未多数。
相逢汉江曲,聊作蘋鸥聚。

252 《次韵何思召求中江县学额》 宋·李石

九州多士各有贡,大小之物随土宜。
养材学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宁不悲。
偏将土木奉释老,尽室奔走愚无知。
君子居乡有宓贱,小人愿学如樊迟。

253 《吾友黄仲秉读枚乘七发至所谓洞房清宫命曰寒》 宋·李流谦

读书必知书,枯卉不足斧。
只词诣微隐,连轴绋剩语。
枚生老宾客,笔力散雹雨。
吴梁两骄王,横甚鬫哮虎。

254 《画山水行》 明·张羽

古来名画传父子,唐有二李蜀两黄。
吴兴公子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场。
宋祖子孙画龙种,毛骨固是非寻常。
珊瑚宝玦久零落,空有妙艺传文章。

255 《田家杂兴八首》 唐·储光羲

春至鶬鹒鸣,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256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唐·李白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屹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叙事

257 《彭衙行(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唐·杜甫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258 《秋怀诗十一首》 唐·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259 《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唐·韩愈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260 《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唐·韩愈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 关于走门子的诗词 描写走门子的诗词 带有走门子的诗词 包含走门子的古诗词(5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