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边人的诗词(1102首)

701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唐·鲍溶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
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702 《隋家井》 唐·鲍溶

玉钩栏下寒泉水,金辘轳边影照人。
此水今为九泉路,数枝花照数堆尘。

703 《日晚归山词》 唐·施肩吾

虎迹新逢雨后泥,无人家处洞边溪。
独行归客晚山里,赖有鹧鸪临路岐。

704 《遇醉道士》 唐·施肩吾

霞帔寻常带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来不住人家宿,多向远山松月边。

705 《江南积雨叹》 唐·施肩吾

人厌为霖水毁溪,床边生菌路成泥。
雨师一日三回到,栋里闲云岂得栖。

706 《送李侍御过夏州(一作送李廓侍郎)》 唐·姚合

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
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
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

707 《送裴大夫赴亳州》 唐·姚合

杭人遮道路,垂泣浙江前。
谯国迎舟舰,行歌汴水边。
周旋君量远,交代我才偏。
寒日严旌戟,晴风出管弦。
一杯诚淡薄,四坐愿留连。
异政承殊泽,应为天下先。

唐诗三百首乐府叙事抒情写鸟

708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 唐·姚合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
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709 《自萧关望临洮》 唐·朱庆馀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710 《送吴秀才之山西》 唐·朱庆馀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
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
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乐府冬天战争

711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因成十六韵》 唐·杜牧

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
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712 《伤故湖州李郎中》 唐·许浑

政成身没共兴衰,乡路兵戈旅榇回。
城上暮云凝鼓角,海边春草闭池台。
经年未葬家人散,昨夜因斋故吏来。
南北相逢皆掩泣,白蘋洲暖百花开。

713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乐府战争

714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山水情思

715 《寄归》 唐·赵嘏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
马过雪街天未曙,客迷关路泪空频。
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画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

716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唐·赵嘏

扬雄词赋举天闻,万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几千骑,一时迎著汉将军。
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
料得坚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归朝。

717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唐·赵嘏

扬雄词赋举天闻,万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几千骑,一时迎著汉将军。
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
料得坚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归朝。

718 《子规(一作贾岛诗)》 唐·项斯

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
飞过人家月,声连客路春。
梦边催晓急,愁外送风频。
自有沾花血,相和泪滴新。

719 《游烂柯山》 唐·项斯

步步出尘氛,溪山别是春。
坛边时过鹤,棋处寂无人。
访古碑多缺,探幽路不真。
翻疑归去晚,清世累移晨。

720 《送和北虏使》 唐·马戴

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
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
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
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

* 关于路边人的诗词 描写路边人的诗词 带有路边人的诗词 包含路边人的古诗词(11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