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蹊间路的诗词(29首)

1 《山后田家》 明·廖孔说

流水流烟绕竹门,寒花寒鸟异孤村。
篱中宿莽冬犹绿,湖上明云夜不昏。
射鸭野塘情复喜,烹鸡茅舍酒重温。
蹊间路熟无妨醉,残雪依稀似月痕。

2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 宋·苏颂

曾览三贤述,吟哦日几遭。
文章追李杜,赠答拟刘曹。
二相逢辰早,中山擅价高。
才华固相若,光焰实难韬。

3 《悠悠荒路行》 宋·释文珦

悠悠荒路间,能使客心恻。
千里无居人,茫茫但蓁棘。
东西失蹊径,南北迷阡陌。
室庐尽空虚,坟垄皆发掘。

4 《金缕曲(绝江观桃,座间和韵)》 宋·刘辰翁

问何年种植。
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
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
并吹却、道边谢墅。

5 《赠白马王彪·并序》 魏晋·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抒情长诗离别亲情悼念

6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7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明·王守仁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送别惜别组诗

8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卫衔石飞。
朝见精卫飞,暮见精卫飞。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9 《赠白马王彪》 魏晋·曹植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

10 《山居诗二十四首》 唐·贯休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

11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元·王冕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12 《诗一首》 宋·蔡襄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13 《云游歌》 宋·白玉蟾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

14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四丈夫同赋》 唐·李玖

鸟啼莺语思何穷,一世荣华一梦中。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15 《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 ——韩愈
翡翠开园英。
流滑随仄步, ——孟郊

16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17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
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

18 《崇法寺》 宋·韩缜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19 《白头母吟次杨孟载韵》 明·杜寅

白头母,征人妇,银钗零落凤凰股。
天寒日暮练裙薄,脉脉无言倚庭树。
良人何在西从军,出入干戈死为伍。
腰间宝剑霜雪光,逐队齐行砍妖虏。

20 《吴兴唐子华画云山小景图》 明·宋讷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
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
夏圭马麟去已远,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画者乱如麻,吴兴近数唐子华。

* 关于蹊间路的诗词 描写蹊间路的诗词 带有蹊间路的诗词 包含蹊间路的古诗词(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