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还首的诗词(222首)

1 《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 唐·韦应物

休沐日云满,冲然将罢观。
严车候门侧,晨起正朝冠。
山泽含馀雨,川涧注惊湍。
揽辔遵东路,回首一长叹。
居人已不见,高阁在林端。

2 《佐还山后寄三首》 唐·杜甫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
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
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
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3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十四首奉寄》 唐·裴潾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
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会且有归。

4 《昔昔盐二十首·一去无还意》 唐·赵嘏

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
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
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
独抱千重恨,连年未解颜。

婉约写景妇女怀人

5 《还渭南感旧二首》 唐·唐暄

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台。
独悲桃李节,不共一时开。
魂兮若有感,仿佛梦中来。
常时华室静,笑语度更筹。
恍惚人事改,冥漠委荒丘。
阳原叹薤露,阴壑悼藏舟。
清夜妆台月,空想画眉愁。

6 《南乡子(沈强辅雯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 宋·苏轼

裙带石榴红。
却水殷勤解赠侬。
应许逐鸡鸡莫怕,相逢。
一点灵犀必暗通。
何处遇良工。
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
长在环儿白雪胸。

7 《承闻诏迎圣母太妃还宫(二首)》 明·边贡

兆启封邦日,图开继统春。
汉南王化远,天下母仪新。
侍寝随宫眷,留行聚国人。
嗣皇敦孝理,瞻望黼衣频。
¤

8 《承闻诏迎圣母太妃还宫(二首)》 明·边贡

济水朝京甸,燕关镇海流。
九重迎圣母,千里会诸侯。
日月开黄道,河山列素秋。
礼文同扈跸,元不为宸游。

9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颖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金朝·蔡松年

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
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
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
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已辱。

10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颖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金朝·蔡松年

我本山泽人,孤烟一轻蓑。
功名无骨相,雕琢伤天和。
未能遽免俗,尚尔同其波。
梧桐唤归梦,无奈秋声何。

11 《菩萨蛮 以上李真人述还丹诀十首案宋元间道》 元·李真人

夸丹功用将何作。
仙人尽号长生药。
服人得延年。
方知此理玄。
至药终须觅。
只在坎离侧。
向此得真微。
天长地久期。

12 《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 宋·陈藻

孤青湖外几时归,想极吟孤落月知。
身似南飞乌与鹊,归来何处不相思。

13 《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 宋·陈藻

多少人家好弟兄,不堪闺妇似吹笙。
十年再拜如丘嫂,更尽刘郎故旧情。

14 《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 宋·陈藻

老去今秋迹转孤,怜君幼女似童乌。
穷通何事关渠甚,便问明朝有试无。

15 《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 宋·陈藻

南北东西语别频,白头何计作此隣。
便留久客如前度,无暇长年作主人。

16 《大驾西狩还京百官出候于德胜门(四首)》 明·陈沂

遥闻振旅出居庸,八酸归来御六龙。
莫道榆关消息近,沙河一水更千重。

17 《大驾西狩还京百官出候于德胜门(四首)》 明·陈沂

直望氤氲紫雾遥,万重飞鞚马萧萧。
鸳班虎队皆戎服,两度迎銮德胜桥。

18 《还桑泽卿兰亭考二首》 宋·叶时

书法光茫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
考论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19 《还桑泽卿兰亭考二首》 宋·叶时

自从茧绝殉昭陵,定武流传胜得名。
总辑旧闻为博议,即今真赝不难凭。

20 《送见素业师南还二首》 明·冯琦

灞水遥伤别,燕山独送行。
弹珠元自误,抱玉竟谁明。
抚己虚疑梦,逢人怯问名。
报书稀不到,沾洒望神京。
¤

* 关于还首的诗词 描写还首的诗词 带有还首的诗词 包含还首的古诗词(2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