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光的诗词(1407首)
741
《和邓慎思初入试院》 宋·耿南仲
昭回云汉九天横,冠带彬彬尽俊英。
梁国有珠光照乘,赵人怀璧价连城。
道山邃处分群彦,文律持来考正声。
秋晚定知谁入彀,叔通还进鲁诸生。
742
《题韩干马》 宋·龚复
奚官小臣职奚为,马饥则秣渴饮之。
龙媒八尺千里姿,雪花被身云陆离。
洼之异种来天池,乘与重惜间驱驰。
河清海晏无盘嬉,壮士老死不得骑。
743
《五仟观二首》 宋·古成之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越。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
槛簇鳌头景,门通鹤颈程。
744
《灵岩》 宋·何子举
灵岩之境最超卓,高隐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迳倒青松,壁阙危门敞虚阁。
敞虚阁,见寥廓,万叠青山连海角。
745
《示儿》 宋·洪钺
豫章实佳木,寻丈早异众。
匠石虽未顾,终解作梁栋。
社栋大蔽牛,不资世所用。
弃置成散材,岁久即空洞。
746
《游洞霄宫》 宋·黄常吉
山锁清溪溪锁峰,溪光山色两怡融。
松枝点滴衣夹雨,云叶飘扬岩际风。
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坛乳窦自相通。
我生已幸尘缘薄,拟结茅庐天柱东。
747
《题道岩二十韵》 宋·黄诰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748
《诗美校书郎彭方迥》 宋·黄庄
庐陵间气欧阳公,宗主文脉魁兰宫。
给纪诏来简眷浓,职居馆阁誉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贤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为去匆匆,谏官不言祗蔽蒙。
750
《暖谷诗》 宋·蒋祺
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
屈指於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
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
752
《出典宣城三首》 宋·李含章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753
《跃马泉》 宋·李景遹
南山突兀横青空,鹿豕禽鱼得所宫。
修鳞于此亦养德,光怪夜发山川红。
风云变化化事已矣,独有崖峤留馀雄。
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枬枫。
754
《游台感兴古风》 宋·李师圣
梵书五顶清凉府,冬冰夏雪风炎暑。
我来七月秋正寒,何况萧萧岩谷雨。
偶尔云开煦气生,溶溶满目烟光聚。
真容古基鹫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755
《鉴湖亭》 宋·李翔
古寺萧萧愁思浓,槛荷高下望秋风。
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
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
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
756
《沧浪烟雨》 宋·李翔
峰涧烟波翠霭浓,危亭飞耸到晴空。
鸳来菡萏红香里,人在琉璃翠影中。
洗出岚光全是雨,卷回秋暑却因风。
使君夜宴冰壶里,更有银河一派通。
757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758
《观傩》 宋·刘镗
寒云岑岑天四阴。
画堂烛影红帘深。
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
金洼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间。
759
《灯花联句》 宋·刘希古
青灯知有喜,花发满堂红。
宝饼攒金蚁,琼钗缀玉虫。
根非滋夜雨,蘂绽春风。
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
* 关于通光的诗词 描写通光的诗词 带有通光的诗词 包含通光的古诗词(14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