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悟的诗词(234首)

1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初中文言文学习哲理故事

2 《绵竹大中祥符寺通悟圣师所创寺前老柏系师手》 宋·程公许

六丰年前事异哉,二龙委骨致环材。
虽然悬识识兴废,要以无心为去来。
寺里塔模天竺样,门前柏是圣师栽。
若将雁岭较喧寂,寂定光中定咍。

3 《梦入禅林有老宿方升座或云通悟禅师也》 宋·陆游

尘埃车马何憧憧,獐头鼠目厌妄庸。
乐哉梦见德人容,巍巍堂堂人中龙。
举头仰望太华峰,摄衣欲往路无从。
忽然梦断难再逢,空记说法声如钟。

4 《悟禅三首寄胡果》 唐·元稹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5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6 《送报本寺分韵得通字》 唐·牟融

几度乘闲谒梵宫,此郎声价重江东。
贵侯知重曾忘势,闲客频来也悟空。
满地新蔬和雨绿,半林残叶带霜红。
□□□□□□□,□□□□□□□。

宋词三百首婉约江南思乡

7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感悟也》 唐·韩偓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
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8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感悟也》 唐·韩偓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
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写景晚上民歌

9 《抛球乐·道人心印悟来》 元·长筌子

道人心印悟来,自然惺洒。
这妙用、玄关造化,神功巧笔,今古难画。
见壶中、不夜春光,有锦绣、江山相亚。
处处花萼楼台,秀吐香风,高耸蟠桃架。

10 《满江红 赠敬庵葛道(原作通,据道藏改)人》 元·李道纯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在何宫,中间觅。

11 《假守睢阳吕愿中叔恭机宜祥符刘襄子思通守鄱》 宋·吕愿中

坎止流行但信缘,峤南风景异山川。
偶因乘兴穿山腹,始悟壶中别有天。

12 《悟空塔》 宋·释赞宁

浮图萧瑟入虚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传马祖心开佛印,识龙潜主示神通。
毫光委坠江楼月,道气馨香海岸风。
此地化缘才始尽,更於何处动魔宫。

13 《敬和九锁步虚词·通真锁》 宋·赵汝湜

五岳皆积骨,千霜永难晨。
胡为甘短景,不悟丹台春。
至道岂在烦,录精练胎津。
六六琴心文,一悟通玄真。

14 《潭州四通馆题梁》 宋·无名氏

蜗角名,蝇头利。
老天术何巧,以此役斯世。
昨日一替死,今日一替生。
暗里换人人不悟,门前每日见人行。

15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 宋·李弥逊

病馀真是独醒人,还我僧窗自在身。
竹杖芒鞋寻胜趣,斋盂禅板悟前因。
江山臭味如相觅,猿鹤家风愿卜邻。
更有高人来着语,交游不怕白头新。

16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宋·姜特立

我识通川守,人才世所稀。
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
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
从今雌甲子,洗眼看雄飞。

17 《蒙叟悟禅人俗舍在湖口县予留江城闻其归省且》 宋·董嗣杲

富池归去欲相从,几想苍云碧树东。
夜月庾楼怀抱在,春风陶径梦魂通。
前峰路断锄犂少,古渡征苛网罟空。
难语数年牢落恨,千林如海夕阳红。

18 《捣练子·此圆通》 元·王哲

此圆通。
住虚空。
冥冥杳杳怎生穷。
*哩,哩*。
分南北,看西东。
悟来只在笑谈中。
*哩,哩*。

19 《绛都春·天然省悟》 元·王哲

天然省悟,此一遇转增,清凉尤憬。
定里铅汞结就,都缘壬逢丙。
元初面目成琼颈。
返照长生安静。

20 《悟南柯》 元·王哲

芋栗今番彻,贤愚两共餐。
一能阳气做团圆。
一个沉沦阴魄,愈摧残。
来者归清净,迷人俗冗盘。
通全跳入好仙坛。
恰恰同居。
吉吉永相看。

* 关于通悟的诗词 描写通悟的诗词 带有通悟的诗词 包含通悟的古诗词(2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