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接的诗词(424首)

1 《耆英会诗》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环清伊。
甫申间气秀不绝,生贤会坚昌明时。
衣冠占数盛文雅,台符卿月光离离。
魏京雄奥压幽朔,游宫御府严天威。

2 《少华山》 宋·李廌

少华连延翠烟永,细路缘云上高顶。
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荆郢。
昔年蛟龙忽变化,怒蹙山巅压州境。
山灵吐怪助豪强,地轴狂推如转梗。

3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鲜于炅乃仲通子,有父风)》 唐·杜甫

京兆先时杰,琳琅照一门。
朝廷偏注意,接近与名藩。
祖帐排舟数,寒江触石喧。
看君妙为政,他日有殊恩。

4 《郡斋有紫薇双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因诗纪述》 唐·杨於陵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
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
省躬既跼蹐,结思多烦纡。
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娱。

爱情别离警示

5 《郡斋有紫薇双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因诗纪述》 唐·杨於陵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
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
省躬既跼蹐,结思多烦纡。
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娱。

6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 唐·元稹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
尘壁暗埋悲旧札,风帘吹断落残珠。
烟波漾日侵颓岸,狐兔奔丛拂坐隅。
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

写水抒怀述志

7 《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 元·傅若金

南徼旌旗万里回,中天城阙九重开。
龙门仗簇青云起,鹤禁香通紫气来。
父老多流去日泪,公卿不乏济时材。
已闻奉玺归金室,早听趋朝进玉杯。

8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 近代·李大钊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9 《偕康子雍州季子东所游虔州通天岩》 宋·伍馀干

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
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
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
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

10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 宋·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卢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11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宋·苏轼

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12 《得京书或怪久不通问》 宋·陆游

惯向江湖铩羽翰,云霄那敢接鵷鸾。
百年未必如炊久,万事真须作梦看。
白首据鞍惭侠气,清灯顾影叹儒酸。
手遮西日成何味,还我平生旧钓竿。

13 《送施武子通判》 宋·陆游

初入修门鬓未秋,安期千里接英游。
退归久散前三众,迈往欣逢第一流。
只道升沉方异趣,岂知气类肯相求。
龙锺不得临江别,目断西陵烟雨舟。

14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宋·范仲淹

南豳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
恶劝酒时图共醉,痛赢棋处肯相饶。
一抛言笑如何遣,频得音书似不遥。
独上西楼为君久,满城明月会云销。

15 《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 宋·梅尧臣

当时交友都无几,欲问懽娱亦异今。
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
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
修竹千竿白家寺,昔年题处可能寻。

16 《送何都官通判虔州》 宋·梅尧臣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紵歌修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17 《刘牧殿丞通判建州》 宋·梅尧臣

平生交游少,海内寡与期。
识君且恨晚,一见已将离。
人言何嗟别,曾此非旧知。
借曰匪我旧,亦既接音词。
譬彼空林鸟,止息偶同枝。
忽有振翮去,尚尔鸣声悲。
我今临流送,安顾俗所为。

18 《和庐州通判李学士见寄》 宋·王禹偁

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
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氈。

19 《丁集贤通判馀杭》 宋·杨亿

辽东羽客富仙材,仙殿飞觞接上台。
便道归宁白苹渚,经时赐对柏梁台。
里中驱弩先行路,膝下斑衣庆寿杯。
明诏许令过别墅,不忧郡阁简书催。

20 《送崔朝请通判徐州》 宋·韩维

与君仍世接游从,造次相敦德义中。
善继家声名你子,不追时好古人风。
流光岂受垂绳系,妙道才容一線通。
待得铃斋民讼简,更将此理问庞公。

* 关于通接的诗词 描写通接的诗词 带有通接的诗词 包含通接的古诗词(4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