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晨的诗词(283首)

1 《同潘屯田冬日早朝》 唐·张文琮

假寐怀古人,夙兴瞻晓月。
通晨禁门启,冠盖趋朝谒。
霜霭清九衢,霞光照双阙。
纷纶文物纪,焕烂声明发。
腰剑动陆离,鸣玉和清越。

2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唐·李峤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3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唐·白居易

斋戒坐三旬,笙歌发四邻。
月明停酒夜,眼暗看花人。
赖学空为观,深知念是尘。
犹思闲语笑,未忘旧交亲。

4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唐·白居易

斋戒坐三旬,笙歌发四邻。
月明停酒夜,眼暗看花人。
赖学空为观,深知念是尘。
犹思闲语笑,未忘旧交亲。

5 《句》 宋·邵焕

船官风破浪,关吏鼓通晨

6 《句》 宋·赵复

船官风破浪,关吏鼓通晨

7 《凌晨早朝》 唐·虞世南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8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唐·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9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10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 唐·许浑

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11 《敬和九锁步虚词·通真锁》 宋·赵汝湜

五岳皆积骨,千霜永难晨。
胡为甘短景,不悟丹台春。
至道岂在烦,录精练胎津。
六六琴心文,一悟通玄真。

12 《下小茅峰行平野约四五里入玉晨观》 明·朱凯

先朝台殿影重重,香霭霏微散碧空。
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宝珠中。
桧生左纽天机契,龙豢前池海脉通。
绿发仙翁披鹿褐,一龛神气与生同。

13 《晨起》 宋·陆游

小疾蠲除尽,闲愁垦辟空。
时光鸡唱里,生计碓声中。
戒婢储猿果,看奴织鹤笼。
老人新得道,处处见神通。

14 《晨读道书》 宋·陆游

家贫悔嗜酒,年迈思学道;虽云善补过,见事恨不早。
儒生守章句,忽忽遂将老,岩间得奇书,足以慰华皓。
丹液下注脐,黄云上通脑。
海山行当归,白发何足扫。

15 《宿彭山县通津驿大风邻园多乔木终夜有声》 宋·陆游

木欲静,风不止。
子欲养,亲不留。
夜诵此语涕莫收。
吾亲之没今几秋,尚疑舍我而远游。

16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宋·杨万里

也知水碓妙通神,长听春声不见人。
若要十分无漏逗,莫将戽斗镇随身。

17 《得省榜,见罗仲谋曾无逸策名,夜归喜甚,通》 宋·杨万里

两日阴晴较不常,嫩寒轻暖杂花香。
今晨天色休休问,卧年红光点屋梁。

18 《和张促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邻》 宋·司马光

秋云覆秦川,小雨野未显。
谁言终南顶,已有霰雪集。
返景开新晴,孱颜照都邑。
初疑江津阔,还浪横风急。

19 《送婺州通判徐殿丞》 宋·梅尧臣

疾湍怒蛟龙,不畏东风逆。
沄沄奔长淮,千里在咫尺。
辞梁始及晨,过宋尚未夕。
南州岂难到,何处淹行迹。

20 《马殿丞通判密州》 宋·梅尧臣

晨装辞北阙,怀绂贰东侯。
地本全齐胜,风仍变鲁优。
危帆淮上去,古木海边秋。
相送江潭客,曾同十载游。

* 关于通晨的诗词 描写通晨的诗词 带有通晨的诗词 包含通晨的古诗词(2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