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本的诗词(682首)

601 《伏蒙赐和复用韵二章拜呈可谓出愧炫媸惟自叙》 宋·杜范

学道辛勤历万艰,精神见性本无还。
齐眉自可供瓢乐,携手何须去鹿山。
谓介谓通非所在,不夷不惠处其间。
自怜尘俗心独在,即席抠衣原少闲。

602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孤灯阅近史,伤哉宣靖中。
起兵破中原,不在鸭绿东。
乃在江之南,临川一老翁。
文高学本僻,行急名骤穹。

603 《先天易吟三十首》 宋·方回

画处本天地,占时通鬼神。
自然大道理,丝发不由人。

604 《来去路》 宋·方回

后山路安来,前山路安去。
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
譬如涧谷水,日夜泉源注。
但闻水流声,不见来去路。

605 《送译学靳教授》 宋·方回

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
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余。
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
负才宜大用,别有腹中书。

606 《赠刊印朱才俊》 宋·方回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607 《赠叶宗贵一山》 宋·方回

一山叶翁七十二,齿牙秃缺面不媚。
忽然袖诗叩我门,偏贝畴能办兹事。
才德岂关貌妍丑,西子□□孟光腻。
三十年许旧相识,翁摄官霅我半刺。

608 《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宋·方回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609 《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 宋·方回

之子成春服,欢言驾出游。
残红三月路,叠翠万山州。
夏后乘輴泽,轩皇炼药丘。
旷平初渺莽,屈曲渐深幽。

610 《送岳德裕如大都》 宋·方回

岳忠武王炎兴中,才跨光世俊世忠。
人见百战百胜功,孰知洙泗储心胸。
奸桧忮忍摧英雄,秦贼之臭传无穷。
忠武馨香向不同,鬼神呵护垂箕弓。

611 《读金刚经》 宋·郭印

智慧比金刚,能碎诸烦恼。
良哉须菩提,为众非草草。
再三立问端,一起复一倒。
要以撼瞿昙,俾之摅怀抱。

612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 宋·郭印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

613 《栗鼻峡遇风》 宋·郭印

平生知任运,一切听天公。
身世浮江木,功名水上风。
圣人齐觉梦,俗士较穷通。
眼底无穷事,飞花本自空。

614 《孝感堂》 宋·李处权

孝为百行本,儒训存六经。
未有仁而遗,礼宜权重轻。
哀严以事死,敬乐以事生。
岂徒天性得,乃见人道成。

615 《负暄》 宋·李复

朝坐前庑西,晚坐前庑东。
日当正午时,置榻两楹中。
予生本多羸,忧患百箭攻。
三十已白发,岁常苦严冬。

616 《题朱老壁》 宋·李复

居无百亩田,廪有三年粟。
舍北几株桑,晚蚕食亦足。
近水理蔬畦,面山结茅屋。
夏风苇簟凉,冬烟土床燠。

617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618 《移居图二首》 宋·陆文圭

潜夫两跋最穷研,通老安身是契玄。
偶向晴窗展临本,无人当日扣龙眠。

619 《赠柯山夏梅月》 宋·陆文圭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参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经纬十二辰,一国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复系周。

620 《偈颂十八首》 宋·释如净

大开此殿,亲面一见。
眼里抽钉,脑后拔箭,本来无象通机变。

* 关于通本的诗词 描写通本的诗词 带有通本的诗词 包含通本的古诗词(6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