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汗的诗词(152首)

1 《寄韦有夏郎中》 唐·杜甫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亲知天畔少,药味峡中无。
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
犹闻上急水,早作取平途。
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

2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三》 宋·刘子翚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
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3 《汴京纪事二十首》 宋·刘子翚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
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4 《余客长沙寒热骤作其证未分理掾次律张君为致》 宋·赵蕃

频能通汗信柴胡,亦是于君想报珠。
传闻治嗽更多活,岂止飘零一老夫。

5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6 《读通鉴杂兴》 宋·孙应时

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
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

7 《送表侄赵子亿之官沧州兼简通守李延宁》 宋·贺铸

吾昔游浮阳,童心初办狂。
淩高瞰海日,径欲穷扶桑。
岁纪忽再周,此图竟莫偿。
今适送子往,临风但彷徉。

8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宋·张舜民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细思当日修书者,祇有三人今一人。

9 《次韵张通甫见贻》 宋·李流谦

插架茫茫纷四部,莫向离骚泥蘅杜。
文章何处如有神,心手相随鹰搦兔。
长卿醉死文君垆,渠辈但可折简呼。
浅惭入俚深入僻,纤丽恶淫寒则枯。

10 《送安陆朱通判赴召兼过许田别墅》 宋·宋庠

绿綈珍检九天来,绶笥腾装拂簿埃。
铃阁饯歌鹍瑟怨,璧田仙里驷门开。
厨书久汗南山竹,征袂浓薰北使梅。
岁晚林光催奉计,五云城阙倚瑶魁。

11 《横吹曲辞·出塞曲》 唐·刘济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12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唐·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唐诗三百首重阳节登高写景

13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唐·刘长卿

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14 《赋饮马长城窟》 唐·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负荷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15 《幸梨园观打球应制》 唐·武平一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
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
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16 《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 唐·崔国辅

天子蕊珠宫,楼台碧落通。
豫游皆汗漫,斋处即崆峒。
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
道言何所说,宝历自无穷。

17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唐·刘长卿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18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唐·刘长卿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19 《出塞曲(一作刘济诗)》 唐·刘湾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20 《洗兵马》 唐·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战争抒情喜悦

* 关于通汗的诗词 描写通汗的诗词 带有通汗的诗词 包含通汗的古诗词(1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