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辩的诗词(65首)

1 《讳辩》 唐·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古文观止避讳说理

2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3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4 《苏幕遮 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 元·潜真子

昆仑山,出猛水。
一派东流,九曲浊连底。
下流不通无处止。
澄净清清,照见神光体。
金木因,为妙旨。
龙虎相交,何假同元义。
只恐众生难省会。
再举阴阳,切切生惭愧。

5 《送杨辩青州司理》 宋·梅尧臣

儒者服褎衣,气志轻王公。
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
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
青土饶嘉枣,无以人钝蒙。
彼知南楚轻,强始必弱终。
矫志合其情,乃是吾徒通。
行当问友生,为我举杯空。

6 《送通判喻郎中》 宋·文同

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
一日忽远别,能不成怆恋。
人生三万日,光景若激箭。
何苦于其间,喜愠费颜面。

7 《次韵邢怀正通判游蒋山》 宋·周必大

仙人薄蓬莱,乘槎度河浒。
旧观桑田变,今访钟山古。
驾言出东门,恍若之帝所。
朝曦霁青霜,枫叶落红雨。

8 《次韵张太博得余所遗二程先生集辩二程戏邵子》 宋·魏了翁

文字未科斗,图书未龟龙。
粲然天地间,此理触处逢。
是谓象这祖,而为数之宗。
吴犧古神圣,先得人所同。

9 《梁甫吟》 唐·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咏史怀古写人典故抒情

10 《送文畅上人东游》 唐·权德舆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
护法麻衣净,翻经贝叶开。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唐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月亮思乡

11 《寄赠含曦上人》 唐·卢仝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
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
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
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

12 《村夜二篇》 唐·陆龟蒙

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
鸿当绝塞来,客向孤村病。
绵绵起归念,咽咽兴微咏。
菊径月方高,橘斋霜已并。

13 《孤雁》 唐·陆龟蒙

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
哀鸣慕前侣,不免饮啄晏。
虽蒙小雅咏,未脱鱼网患。
况是婚礼须,忧为弋者篡。

14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5 《三不为篇》 唐·海顺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16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17 《窑头坯歌》 唐·吕岩

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
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
棱角坚完不复坏,扣之声韵堪磨镌。

咏史

18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唐·陆龟蒙

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
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
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

19 《成相杂辞》 先秦·佚名

请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
人主无贤。

诗经祭祀乐歌

20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 关于通辩的诗词 描写通辩的诗词 带有通辩的诗词 包含通辩的古诗词(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