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物性的诗词(264首)

161 《李钧寿花堂〈并叙〉》 宋·苏辙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162 《答权干用命字韵见惠》 宋·章甫

峩峩儒衣冠,昕贵知义命。
大道若坦途,狂夫蹈邪径。
惟君异流俗,学古师往圣。
穷居饮一瓢,轻视车千乘。

163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唐·李白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春天感叹岁月组诗

164 《贻阮隐居》 唐·杜甫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
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
贫知静者性,自益毛发古。
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165 《壮游》 唐·杜甫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166 《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 唐·朱湾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
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
木纹离披势搓捽,

167 《浩歌》 唐·权德舆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168 《浩歌》 唐·权德舆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春节思乡

169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唐·柳宗元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170 《叹水别白二十二(一韵至七韵)》 唐·刘禹锡

水。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171 《靖安寄居》 唐·孟郊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

172 《峡哀》 唐·孟郊

昔多相与笑,今谁相与哀。
峡哀哭幽魂,噭噭风吹来。
堕魄抱空月,出没难自裁。
齑粉一闪间,春涛百丈雷。

173 《赠殷山人》 唐·张籍

郁郁山中客,知名四十年。
恓惶身独隐,寂寞性应便。
世业公侯籍,生涯黍稷田。
藤悬读书帐,竹系网鱼船。

174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 唐·卢仝

君家山头松树风,适来入我竹林里。
一片新茶破鼻香,请君速来助我喜。
莫合九转大还丹,莫读三十六部大洞经。

175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176 《读庄子》 唐·白居易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177 《秋怀五首》 唐·鲍溶

促促生有涯,营营意无限。
无限意未申,有涯生已晚。
恩荣不可恃,天道归寸管。
老如影随人,时若车下坂。

178 《赠巩畴》 唐·郑薰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
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
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179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唐·陆龟蒙

吴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荡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
飘然兰叶舟,旋倚烟霞泊。

180 《江湖散人歌》 唐·陆龟蒙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发搔来蓬半垂。
手提孤篁曳寒茧,口诵太古沧浪词。
词云太古万万古,民性甚野无风期。

写景抒情

* 关于道物性的诗词 描写道物性的诗词 带有道物性的诗词 包含道物性的古诗词(2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