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脉的诗词(78首)

1 《谢绍兴石梅癯遗本堂二篆书》 宋·陈著

飞下云閒玉箸书,忽如梦觉揖梅癯。
古来髓脉今谁识,称得山中老饿夫。

2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览秦皇汉武遗迹》 宋·宋无

雾气沈坤极,涛声撼北溟。
云霞五色水,丹碧万重屏。
脉络华夷秀,并吞宇宙青。
石梁横地户,洞构压同霆。

3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唐·独孤及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4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5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唐·柳宗元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6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7 《感怀》 唐·孟郊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
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
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
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8 《遣春十首》 唐·元稹

晓月笼云影,莺声馀雾中。
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
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
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

9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白居易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10 《游山》 唐·鲍溶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
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
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
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11 《井泥四十韵》 唐·李商隐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
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12 《海棠》 唐·薛能

酷烈复离披,玄功莫我知。
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
带醉游人插,连阴被叟移。
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

13 《海棠》 唐·薛能

酷烈复离披,玄功莫我知。
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
带醉游人插,连阴被叟移。
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

纪游写景愉悦

14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唐·曹唐

海风叶叶驾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
锦诰凄凉遗去恨,玉箫哀绝醉离情。
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珮轻。

15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 唐·罗隐

营室东回荫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
坐调金鼎尊明主,横把雕戈拜列侯。
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

16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 唐·罗隐

营室东回荫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
坐调金鼎尊明主,横把雕戈拜列侯。
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

17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8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唐·皎然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
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19 《潇湘二十韵》 唐·齐己

二水远难论,从离向坎奔。
冷穿千嶂脉,清过几州门。
阔去都凝白,傍来尽带浑。
经游闻舜禹,表里见乾坤。

20 《潇湘二十韵》 唐·齐己

二水远难论,从离向坎奔。
冷穿千嶂脉,清过几州门。
阔去都凝白,傍来尽带浑。
经游闻舜禹,表里见乾坤。

* 关于遗脉的诗词 描写遗脉的诗词 带有遗脉的诗词 包含遗脉的古诗词(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