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隔的诗词(306首)

1 《送耿拾遗归上都》 唐·刘长卿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2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以寄之》 唐·李白

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
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

3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 唐·杜甫

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4 《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 唐·郎士元

墟落岁阴暮,桑榆烟景昏。
蝉声静空馆,雨色隔秋原。
归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
终当报芸阁,携手醉柴门。

5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唐·戴叔伦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
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
单车不可驻,朱槛未遑攀。

赠别春天

6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7 《含风夕(此后拾遗时作)》 唐·元稹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
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
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

8 《含风夕(此后拾遗时作)》 唐·元稹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
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
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

9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唐·李德裕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10 《寄九华山费拾遗》 唐·顾非熊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11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 唐·杜牧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12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唐·韦庄

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
负笈将辞越,扬帆欲泛湘。
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13 《悼张道古(昭宗时道古官拾遗以直谏贬蜀中死)》 唐·贯休

清河逝水大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14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宋·祖可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
柳烟和雨隔疏钟。
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
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婉约惜春

15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宋·包恢

长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
天下悦出涂,旁午任行客。

16 《木兰花慢 以上振绮堂刻本赵待制遗稿·朱本》 元·赵雍

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
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
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
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

17 《登黄花亭遗址》 宋·钱元鼎

隔城舒晚啸,信步得高台。
亭去名犹在,霜迟菊未开。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来。
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

18 《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特遗楮帐资其澹》 明·吉雅谟下

谁捣霜藤万杵匀,制成鹤帐隔尘氛。
香生芦絮秋将老,梦熟梅花夜未分。
枕上不迷巫峡雨,床头常对剡溪云。
竹罅松火茶烟暖,一段清真尽属君。

19 《武城道中夜闻作吴语而歌者仿佛竹枝遗响因为》 明·陆完

数间茅屋隐平沙,隔岸微闻唤酒家。
若道消愁全仗酒,也停双橹倩人赊。

20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宋·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 关于遗隔的诗词 描写遗隔的诗词 带有遗隔的诗词 包含遗隔的古诗词(3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