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丧的诗词(217首)

1 《贺新郎(五用韵·读坡公《和陶诗》,其九篇为重九作,乃叙坡事而赋之)》 宋·刘克庄

行乐尤宜少。
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2 《公子重耳对秦客》 先秦·佚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古文观止写人历史故事

3 《重九(二首)》 明·朴隐禅师

驰驱逢九日,牢落是今朝。
故旧俱沦丧,人情转寂寥。
把菊难为醉,囊萸兴自消。
江乡独无赖,风雨暗萧萧。

4 《送闻人伯卿赴铜陵重送伯卿》 宋·范成大

雪花来无时,入春送三作。
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
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5 《病中感秋,时初丧寿佺子》 宋·杨万里

临晓睡偏重,不知窗已明。
高梧下清露,宿鸟有寒声。
愁岂关须事,秋来添雪茎。
病身仍哭子,并作老来情。

6 《行香子 原误作南香子 此下原有虞美人重阳饮》 宋·无名氏

一个苍蝇,飞入腥盆。
顾甜时、直入中心去,忘了抬身。
沾其足,沾其翅,丧其形。
我好嗟吁,怎不动心。
甜中有苦,福内灾生。
既知滋味,便好抽身。
你好不惺惺,不伶俐,一个大苍蝇。

7 《和孙舍人重过陕下二首》 宋·魏野

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
数宵黄合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
顾我岂能夸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
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欹郑谷傍。

8 《吊王卿之丧次韵》 宋·楼钥

去岁同登百尺楼,相期春晚更重游。
舟藏大壑夜俄去,桥跨清溪花自流。
五纪情亲真是梦,四山风物总成愁。
一朝千古尚何及,空使文皇叹薛收。

9 《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 宋·宋庠

半生多难窜民廛,北阙重来雪履穿。
木在沟中宁有间,人从河上更相怜。
尘栖绶笥昏馀采,虫食书縢脱故篇。
不敢对君重抚臆,孤怀同是一潸然。

10 《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 宋·宋庠

解籍书林同遇春,茕茕孤影吊穷尘。
茂陵久卧添迟思,东观重归有戏宾。
争食已惭池鹜饱,忘机更待海鸥亲。
懑然末曲何能续,聊志当年并赋人。

11 《重阳吟五首》 宋·方回

心炎何处不南荒,瘴海烟深有玉堂。
随地着身无得丧,菊花开日即重阳。

12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唐·王绩

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
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
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
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诗三百首感时孤独

13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唐·韦嗣立

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
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
洛阳推贾谊,江夏贵黄琼。

感恩

14 《酬诸公见过(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唐·王维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
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

15 《古意三首》 唐·常建

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
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
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
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

16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17 《陈情赠友人》 唐·李白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18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唐·李白

共公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写景隐喻抒怀

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初中古诗秋天写风励志忧国忧民

20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唐·杜甫

我来入蜀门,岁月亦已久。
岂惟长儿童,自觉成老丑。
常恐性坦率,失身为杯酒。
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

* 关于重丧的诗词 描写重丧的诗词 带有重丧的诗词 包含重丧的古诗词(2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