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锡东的诗词(288首)

1 《送南禅和尚东迁灵岩》 宋·陈恬

万方刹境一珠辉,稽首如空无所依。
汝浦共瞻云独入,灵岩遥佇锡东飞。
烟霞隐现青莲峙,龙象欢呼白拂挥。
多谢禅耆来访我,双林风月静相违。

2 《无锡东郭送友人游越》 唐·刘长卿

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
平芜不可望,游子去何如。
烟水乘湖阔,云山适越初。
旧都怀作赋,古穴觅藏书。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江湖无限意,非独为樵渔。

3 《石颐寺》 宋·程九万

闻法师来杖锡东,于菟蹭蹬奋雷风。
当时地裂泉随动,一酌清甘万虑空。

4 《谨吟七言四韵恶诗一首攀送崇教大师归天台寿》 宋·刘少逸

道高尘俗住应难,携锡东归暑未残。
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终忆旧峰峦。
孤村路僻牵吟远,峭壁泉飞入梦寒。
满箧御时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

5 《因上人访予相山夜闻二子诵书有诗次韵》 宋·王之道

锡东来意亦勤,寒岩枯木自相亲。
方惊妙论雨侵坐,忽喜新诗光照人。
物外交游清似水,梦中忧患碎如尘。
儿童正欲承砻错,应觉临文便有神。

6 《东都酺宴》 唐·张说

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
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
锡命承丕业,崇亲享大名。
二天资广运,两曜益齐明。

7 《与郑锡游春》 唐·李嘉祐

东门垂柳长,回首独心伤。
日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
映花莺上下,过水蝶悠飏.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

8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9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0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唐·耿湋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锡珪仍拜下,分命遂居东。
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
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
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

11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唐·李端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12 《与郑锡游春》 唐·李端

东门垂柳长,回首独心伤。
日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
映花莺上下,过水蝶飞扬。
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

13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唐·权德舆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14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5 《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 唐·刘禹锡

释子道成神气闲,住持曾上清凉山。
晴空礼拜见真像,金毛五髻卿云间。
西游长安隶僧籍,本寺门前曲江碧。

16 《送景玄师东归》 唐·刘禹锡

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
山下偶随流水出,秋来却赴白云期。
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
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

唐诗三百首女子生活哲理怀才不遇

17 《送僧元暠东游》 唐·刘禹锡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18 《送文畅上人东游》 唐·吕温

随缘聊振锡,高步出东城。
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
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
今日临岐别,吾徒自有情。

19 《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 唐·姚合

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
初经咸谷眠山驿,渐入梁园问水程。
霁日满江寒浪静,春风绕郭白蘋生。

20 《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唐·薛逢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 关于锡东的诗词 描写锡东的诗词 带有锡东的诗词 包含锡东的古诗词(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