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甸的诗词(83首)

1 《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 唐·卢僎

虎啸山城晚,猿鸣江树秋。
红林架落照,青峡送归流。
归流赴淮海,征帆下扬州。
族父江阳令,盛业继前修。

2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唐·刘长卿

石门媚烟景,句曲盘江甸。
南向佳气浓,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云路入葱蒨.七曜悬洞宫,五云抱仙殿。
银函竟谁发,金液徒堪荐。

爱国

3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唐·孟郊

离思著百草,绵绵生无穷。
侧闻畿甸秀,三振词策雄。
太守不韵俗,诸生皆变风。
郡斋敞西清,楚瑟惊南鸿。

4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唐·李延陵

石林媚烟景,句曲盘江甸。
南向佳气浓,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微路入葱蒨.七曜悬洞宫,五云抱山殿。
银函意谁发,金液徒堪荐。

5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 唐·贯休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
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
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

6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唐·齐己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友人赞美鼓励关怀

7 《点绛唇(重阳后数日,菊墩始有花·与诸友再登,赋第四首)》 宋·向子諲

莫问重阳,黄花满地须游宴。
休论夷甸。
且作江山观。
百岁光阴,屈指今过半。
霜天晚。
眼昏花乱。
不见书空雁。

8 《九日登虞山大石望吴中诸山有怀华阳》 明·周诗

茱萸逢令节,攀折漫为欢。
风景登高尽,离忧对酒宽。
林虚残照入,峰远断云攒。
吴甸苍茫里,怀人百里看。

9 《罢官有期怀寄历阳朋好》 宋·贺铸

迅雨荡阑暑,层飚披滞云。
澄川缭楚甸,新阳丽秋旻。
物候岂不嘉,中怀怆离群。
亲朋满城邑,系滞此江濆。

10 《送刘成伯著作赴弋阳宰》 宋·梅尧臣

我昨之官来,值君为郡掾。
当年已知名,是日才识面。
未久嗟还都,始应群公荐。
遂除芸省郎,出治江上县。

11 《赠杨荥阳》 明·高启

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客屈稷下谈,王邀邺中宴。

12 《洛阳有怀岐山旧游》 宋·寇准

绿鬓年来已渐凋,旧游芳草路迢迢。
山横远翠疑歌黛,柳拂轻梢认舞腰。
秦甸梦回空有恨,洛城吟断独无憀。
斜阳更上高楼望,始觉离情一倍饶。

13 《过淮甸》 宋·曹勋

长淮烟静是天津,兵里因循一半分。
尚有旧时鸥怀鹭,夕阳归处记南云。

14 《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唐·刘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
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15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唐·李端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16 《茅》 唐·李峤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17 《茅》 唐·李峤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妇女闺怨抒情

18 《晚秋喜雨》 唐·李峤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
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
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

19 《帝京篇》 唐·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怀才不遇

20 《江南曲八首》 唐·刘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
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 关于阳甸的诗词 描写阳甸的诗词 带有阳甸的诗词 包含阳甸的古诗词(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