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屋的诗词(780首)

761 《道傍水行可爱》 宋·孙应时

寒风鸣岁阴,芸物已归静。
郊原何萧瑟,松竹自清整。
道傍足幽意,林屋甚井井。
鸡犬在篱落,沙水暮光映。
古来奇逸士,往往吒兹境。
吾行将安得,怅望沧水永。

762 《代徐思远谢张季万》 宋·王洋

淳风叹辽远,友道伤浇漓。
交情比一线,断续同轩縻。
仁惇既难事,义重亦不支。
寒谷少温律,衡门自寒扉。

763 《次宋省斋避暑》 宋·杨公远

何处避炎威,好是幽人屋。
拂拂来清风,苍松间修竹。
坐久细哦诗,惜不疗饥腹。
念彼田舍翁。
桔槔声断续。
谁知汉阴老,抱瓮灌园谷。
雇我本无机,所原年谷熟。

764 《雨寒》 宋·杨时

天幕阴云积,萧萧雨正霪。
泥污关市寂,水入御沟深。
破屋寒侵骨,哀弦冻绝音。
更愁风力健,瘦怯不能禁。

765 《访叶灵渊》 宋·于石

细路如蛇盘,山根复山巅。
振衣上千仞,顿觉天地宽。
四山朗开豁,斜阳淡平川。
溪浅不可舟,桥断衣可搴。

766 《吾家二首》 宋·于石

松阴六七里,茅屋两三家。
坡暖四时笋,溪寒五月花。
泉声挟风雨,云气走龙蛇。
谁谓谋生拙,门前数亩瓜。

767 《丁亥冬大雪》 宋·于石

顽云拨不开,阴风挟严威。
大雪止复作,细民已嘘嘻。
人言丰年瑞,可乐有反悲。
频年岂无雪,雪少寒不知。

768 《小石塘源》 宋·于石

万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苍。
细路百盘折,崎岖陟羊肠。
凉阴覆峭壁,萦回涧流长。
绿萝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769 《潇江亭》 宋·于石

背依古塔面层峰,曲曲阑干峻倚空。
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
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
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

770 《潇洒亭》 宋·于石

背依古塔面层峰,曲曲阑干峻倚空。
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
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
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

771 《凝香阁》 宋·喻良能

渠渠夏屋翠阴稠,沉水香浓瑞霭浮。
愧我无才吟五字,未妨燕寝似苏州。

772 《夜宿天章寺》 宋·喻良能

兰亭负崇冈,修竹翳寒绿。
嚣烦隔人境,爽气森佛屋。
薄暮行役罢,言就上方宿。
是时秋峥嵘,西风响岩谷。

773 《柳季修知丞以诗见贻次韵为谢》 宋·喻良能

古木阴阴绕屋庐,官居端的似田居。
诗清子厚龙城句,字瘦诚悬殿壁书。
那复有心追四至,只应无事富三馀。
一樽閒论金罍事,为笑纷纷竭泽渔。

774 《游香山寺》 宋·曾丰

二年官番禺,簿领未尝隙。
一月客晋康,偷闲得两日。
太守宣公孙,雅有好客癖。
相邀乘午阴,共往叩禅寂。

775 《桂》 宋·张九成

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
尚余青青叶,浓阴犹可庇。
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
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776 《十二日出城见隔江茅舍可爱》 宋·张九成

茅屋临江上,四面惟柴荆。
绿阴绕篱落,窗几一以明。
门前滩水急,日与白鸥盟。
不知何隐士,居此复何营。

777 《和秋房题半湖楼二首》 宋·朱继芳

天目飞来第几峰,峰前着屋贮虚空。
湿云低亚钩栏角,缺月斜窥户牖中。
一水东西添柳岸,两山南北欠樵风。
住家欲和千年计,顷刻阴晴便不同。

778 《题画雪景送炤师归黄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师》 明·程嘉燧

莲花峰腰三丈雪,飞鸟无声人迹绝。
山僧冒寒晨出山,触踏层冰跗圻裂。
远来问疾刚一笑,寒缸结花如吐屑。
纸窗竹屋岁聿除,驹隙光阴催电掣。

779 《种豆》 明·王稚登

庭下秋风草欲平,年饥种豆绿阴成。
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虫金石声。

780 《小戎》 先秦·诗经

小戎俴[1]收,五楘[2]梁輈[3]。
游环胁驱,阴靷[4]鋈续。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5]。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战争思念

* 关于阴屋的诗词 描写阴屋的诗词 带有阴屋的诗词 包含阴屋的古诗词(7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