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陀观的诗词(90首)

1 《题汤泉二首》 宋·秦观

温井霜寒碧甃澄,飞尘不动玉奁清。
老翁仙去羸骖共,太子东归废沼平。
据石聊为宝陀观,决渠还落堰溪声。
浣肠灌顶虽殊事,一洗劳生病恼轻。

2 《观放鱼歌》 唐·卢仝

常州贤刺史,从谏议大夫除。
天地好生物,刺史性与天地俱。
见山客,狎鱼鸟。

3 《醉别卢头陀》 唐·元稹

醉迷狂象别吾师,梦觉观空始自悲。
尽日笙歌人散后,满江风雨独醒时。
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
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

4 《水龙吟(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宋·辛弃疾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
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5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 宋·辛弃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
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普陀大士神通妙。
影入石头光了了。
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6 《观音岩》 宋·郭君举

上得马鞍岭,奇峰应接频。
遥看孤绝处,分现普陀身。
纳月瓶泉冷,娇春柳黛新。
却疑吴道子,貌出此岩真。

7 《观音画赞》 宋·林之奇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
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
手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
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

8 《大悲观音栴檀像》 宋·释遵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9 《归路过福圣观瀑布辉老踞坐盘石二绝题飞雨亭》 宋·徐大受

一水高悬千尺梭,空林终日影婆娑。
仰天雄踞盘陀石,尊者趄身诺巨那。

10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 宋·苏轼

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11 《观音洞》 宋·秦观

匹马骄嘶石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
普陀风景差相似,只欠潮音小白花。

12 《观大散关图有感》 宋·陆游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臞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劲气锺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陀咸阳城,秦汉之故都,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13 《僧师源画观音赞》 宋·陆游

三世如来同一鬨,大雨料作補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寳缨天冠儼四众,长年造极筆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14 《观世音赞六首》 宋·黄庭坚

海岸孤绝补陀岩,有一众生圆正觉。
八万四千清净眼,见尘劳中华藏海。
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

15 《观世音赞六首》 宋·黄庭坚

自心海岸孤绝处,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净圣果,自度众生大悲愿。
一一浮沤镜本空,八万四千垂手处。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

16 《观世音赞六首》 宋·黄庭坚

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
贯花缨络普庄严,度生如幻现微笑。
有一众生起圆觉,即现三十二应身。
壁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

17 《观世音赞六首》 宋·黄庭坚

以法界印,印诸善根。
以平等印,普印诸业。
八万四千母陀臂,诸佛承我称提力。
八万四千清净眼,众生依我成正觉。
补陀岩下白花风,月照海漩三昧底。

18 《观世音赞六首》 宋·黄庭坚

敬礼补陀,岩下水边。
十方三世,无不现前。
愿我亦证,空觉极圆。
处处悲救,火中生莲。

19 《知命弟观音赞》 宋·黄庭坚

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
慈悲视众生,八万四千眼。
救一切苦难,八万四千声。
依归观世音,是先得道者。

20 《头陀赞》 宋·黄庭坚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净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 关于陀观的诗词 描写陀观的诗词 带有陀观的诗词 包含陀观的古诗词(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