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渐的诗词(285首)

101 《戚氏(此词始终指意,言周穆王宾于西王母事)》 宋·苏轼

玉龟山。
东皇灵媲统群山。
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
幽闲。

102 《早梅芳》 宋·李之仪

雪初销,斗觉寒将变。
已报梅梢暖。
日边霜外,迤逦枝条自柔软。
嫩苞匀点缀,绿萼轻裁剪。

103 《花心动》 宋·贺铸

西郭园林,远尘烦,门临绿杨堤路。
画□簟长,水馆帘空,竟日素襟销暑。
小湾红芰清香里,深隐映、风标鸳鸯。
指□□,相将故故,背人飞去。

104 《尾犯(庐山一名碧芙蓉)》 宋·晁补之

庐山小隐。
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
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

婉约写景女子闺怨伤春

105 《满庭芳》 宋·周邦彦

花扑鞭梢,风吹衫袖,马蹄初趁轻装。
都城渐远,芳树隐斜阳。
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
今宵里,三更皓月,愁断九回肠。

106 《念奴娇》 宋·王以宁

晚烟凝碧。
渐渔村山市,人归寂寂。
有客飞舟还顾访,应讶纶巾欹侧。
得意忘年,推诚投分,高论追元白。

107 《沁园春(早春)》 宋·曹勋

春点烟红,露晞新绿,土膏渐香。
散懒慵情性,寻幽选静,一筇烟雨,几处松篁。
恨我求闲,已成迟暮,石浅泉甘难屡尝。
犹堪去,向清风皓月,南涧东冈。

婉约记梦抒情

108 《宝鼎现》 宋·史浩

乐府多传之。
惜其止叙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
真隐居士用韵以补其遗。
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

109 《满江红(九日登凌敲台)》 宋·沈瀛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
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

110 《江城梅花引(枕屏)》 宋·丘崈

轻煤一曲染霜纨。
小屏山。
有无间。
宛是西湖,雪后未晴天。

111 《朝中措》 宋·赵长卿

于壁。
坐前数妓乞词而歌,以劝大白。
因有所感,再和前韵。
秋景

婉约咏物写灯

112 《鹧鸪天》 宋·石孝友

花漏声干月隐墙。
琯灰迎晓透新阳。
物情渐逐云容好,欢意偏随日脚长。
山作鼎,玉为浆。
寿杯丛处艳梅妆。
醉乡路接华胥国,应梦朝天侍赭黄。

忧国忧民企盼

113 《满江红(和吴毅甫)》 宋·吴泳

伶俐聪明,都不似、阿奴碌碌。
渐欲买、青山路隐,白云同宿。
半醉尽教乌帻堕,熟眠休管屏风触。
算人生、能有几时闲,金乌速。

114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端午节风俗思念

115 《沁园春(浙江观澜)》 宋·陈人杰

日薄风狞,万里空江,隐隐有声。
旋千旗万棹,一时东指,青山断处,白浪成层。
渐近渐高,可惊可喜,欻作雪峰楼外横。
教人讶,是蛟斗龙争。

116 《宝鼎见(云岩师书灯夕命赋)》 宋·陈允平

六鳌初驾,缥缈蓬阆,移来洲岛。
还又是、梅飘冰泮,一夜青阳回海表。
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花底余寒料峭。
更喜报、三边晏静,人乐清平宇宙。

117 《爱月夜眠迟》 宋·仇远

小市收镫,渐柝声隐隐,人语沈沈。
月华如水,香街尘冷,阑干琐碎花阴。
罗帏不隔婵娟,多情伴人,孤枕最分明。
见屏山翠叠,遮断行云。

118 《昼锦堂(荷花)》 宋·蒋捷

染柳烟消,敲菰雨断,历历犹寄斜阳。
掩冉玉妃芳袂,拥出灵场。
倩他鸳鸯来寄语,驻君舴艋亦何妨。
渔榔静,独奏棹歌,邀妃试酌清觞。

119 《大圣乐(华春堂分韵同赵学舟赋)》 宋·张炎

隐市山林,傍家池馆,顿成佳趣。
是几番临水看云,就树揽香,诗满阑干横处。
翠径小车行花影,听一片春声人笑语。
深庭宇。

120 《声声慢》 宋·张炎

旧游编否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
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
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

* 关于隐渐的诗词 描写隐渐的诗词 带有隐渐的诗词 包含隐渐的古诗词(2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