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渐的诗词(285首)

141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142 《神童诗》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143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144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14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46 《白洋潮》 明·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游记写景

147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148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149 《赠韦方室黯别诗》 南北朝·何逊

故人傥送别。
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
短翮忘连翩。

150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151 《访湖友》 宋·徐玑

城中日日望南湖,乞得閒来访隐居。
渐有秋霖篱菊长,才无暑气渚莲疏。
壁间古画多贤像,案上尘编半佛书。
未见主人逢稚子,不通姓字独踟躇。

152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153 《经史阁四言诗》 未知·张衡

玄黄氤氲,混沌未死。
道隐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
结绳而治。

154 《崇法寺》 宋·韩缜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155 《念奴娇·阳关西路》 宋·葛郯

阳关西路,看垂阳客舍,嫩浮波縠。
宝马嘶风人渐远,隐隐歌声戛玉。
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
孤鸿天际,断霞摇曳心目。

156 《西山桐十咏·桐乳》 宋·陈翥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157 《木兰花慢 桃源》 元·梁寅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158 《木兰花慢 桃源》 元·梁寅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159 《满庭芳·独立星坛》 元·侯善渊

独立星坛,高穹仰望,志诚修设威仪。
名香频*,谨谨奏青词。
唯愿众生慕道,心通解、无执无迷。
归真正,玄门隐密,一志永无移。

160 《神童诗》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 关于隐渐的诗词 描写隐渐的诗词 带有隐渐的诗词 包含隐渐的古诗词(285首)